玉米是世界上的三大谷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玉米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它还在其他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加工用途,同时也被称为是“饲料大王”。目前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量非常大,它是一种种植价值非常高的农作物。那么,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追肥中会存在哪些误区呢?接下去跟着耕种帮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追肥存在哪些误区? 1、追肥过晚。农民习惯于抽雄前后追肥,殊不知此时已错过最佳时期; 2、一炮轰式追肥。播种时把全部
肥料当种肥一次施入,或者浇蒙头水时把
肥料全部撒入; 3、望天追肥。不顾玉米生长的特点,等下雨后再追肥。以上3种情况,玉米都很难拿高产。 要想玉米获得高产,首先,应了解玉米的需肥规律:玉米苗期是需磷、
钾肥的关键期,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是需
氮肥的关键期。其次,施肥量的确定,应以产定肥,一般亩产700公斤的地块需施入
尿素35公斤、二胺15公斤、
硫酸钾20公斤,亩产800公斤以上的地块,要增施
农家肥和硫酸锌、硼砂等微肥。最后,施肥时期和方法,苗期应把全部的磷、
钾肥、20%左右的
氮肥和锌肥做
基肥一次施入。 有研究表明:合理施用
基肥能增产15%左右。大喇叭口期重施
氮肥,应施入
氮肥总量的60%左右,在抽雄后再施入20%的
氮肥最好。在距玉米根10-15厘米处穴施或开沟条施效果最好,不要撒施,遇旱施肥要结合浇水。 施好肥后,综合管也不容忽视,根据田间生长情况,遇旱浇水,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晚收才能获得最后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