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从栽植至有效薯数基本形成为生长前期(发根分枝结薯期),春薯为栽后至60~70天天。本期末茎叶进入封垄期,茎叶覆盖地面,叶面积系数一般达1.5左右,高产地块达2.5。主攻目标是根系、茎叶生长,管理的核心是保证苗全、苗匀、苗壮。
1、查苗补栽,消灭小苗和缺株:
红薯栽后1周左右及时查苗补苗,补苗选用壮苗在下午或傍晚时补栽。最好在田头与大田同时栽一些预备苗以便补缺时用,补苗时将预备苗浇水后连根带湿土挖出,放人缺苗处穴内,浇水封土即可。
2、及早中耕除草:
①人工中耕除草:应从栽插成活后至封垄前,中耕1~2遍,中耕最好在草芽萌发后进行,先深后浅,免留"围根草""卡脖泥",确保红薯茎叶封垄前田间无杂草。此外,雨后地表发白时中耕有松土保墒的作用。
②化学除草:使用
除草剂能大幅度降低劳动成本,提高除草效率,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减少除草作业对薯垄的破坏。薯苗在沾染少量
除草剂后会使叶片出现枯斑甚至整片叶枯萎,顶端生长缓慢,施用时尽量不要喷到薯苗上。
3、秸草地面覆盖:
红薯栽后每亩覆盖300~400千克的麦糠、麦秸等作物秸秆,有利于保墒、减少杂草,并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