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襄城县名优红薯开发保鲜科研所从苏薯8号的芽变中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国家红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萌芽性中等,中短蔓,分枝较多,茎较粗,叶片深裂复缺刻,顶叶色绿带紫边,叶色绿,叶脉色紫,茎绿色。薯块纺锤形,薯皮黄色,薯肉橘红色,结薯集中性一般,单株平均结薯5.4个,大中薯率高,烘干率21.6%,食味中等。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感根腐病。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了北方薯区全国红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649.3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39.37%;平均薯干产量571.0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9.33%。在2006年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2487.4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29.6%;平均薯干产量594.7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11.5%。
种植密度及适宜地区:一般种植密度春薯为每亩3000~3500株,夏、秋薯为每亩3500~4000株。成熟早,可作双季栽培。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陕西、江苏北部和安徽中北部等地种植,不宜在根腐病地块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