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济78066x绵粉1号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顶叶深绿色,叶脉绿带紫色,叶脉基部紫色,叶柄绿色,茎绿色,叶形深复缺刻,短蔓。薯块纺锤形、较大,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结薯集中、整齐,萌芽性好。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化验,鲜基含水分72%,总淀粉16.4%,可溶性糖3.25%,粗蛋白质1.80%,粗纤维0.91%,维生素C29.9毫克/100克。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高感黑斑病。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了国家北方甘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鲜薯、薯干、淀粉每亩产量分别为1973.2千克、588.5千克、386.4千克,较对照徐薯18分别增产7.7%、6.4%、6.2%。2001年国家北方红薯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084.4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13.9%;平均薯干产量为586.0千克/亩,较对照徐薯18增产12.2%。
种植密度及适宜地区:每亩春薯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夏薯密度为3500~4000株,因茎蔓较短,可与其他作物间、套作。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春、夏薯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