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棚黄瓜霜霉病农业防治措施

2017-12-02 07:26 作者:李先生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是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温湿度对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影响大。通常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在70%以上,特别是降雨次数较多或大雾天,叶片上有水膜时,病害迅速蔓延。因此耕种帮建议预防黄瓜霜霉病可通过培育壮苗、调节温湿度、加强健身栽培管理等农业措施来实现。

培育壮苗最好以南瓜苗作砧木嫁接育苗,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作接穗,嫁接的黄瓜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不易发生霜霉病。

调节棚内温湿度通过控制通风来调节棚内温湿度,使其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生长。晴天早晨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拉开草苫放风30分钟,使湿度下降到75%左右,然后紧闭棚室,使棚温迅速升高到28℃以上,实现温湿度双限制,抑制病害发生。温度超过30℃时放小风,上午棚温控制在28~32℃,下午可加大通风,使棚温在20~25℃、相对湿度在70%以下,这样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实现湿度不利的单因子控制病害。入夜后通过温湿度交替限制病害,前半夜相对湿度小于75%,温度控制在15~20℃,利用低湿来控制病害;后半夜虽然相对湿度可达到90%以上,但温度只有10~15℃,利用低温来控制病害。

适时适量浇水根据天气、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水。阴雨天、午后和夜间不浇水,以免增加棚内湿度。在晴天上午采用膜下浇暗水,既节约用水,又能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可有效预防霜霉病发生。浇水后马上关闭棚室,使棚温升高到32℃,维持1小时,然后通风降温排湿。

高温闷棚处理利用温度在30℃以上时霜霉病病菌受抑制、42℃以上可杀灭病菌的特点,可在晴天中午采用高温闷棚法来控制病害。为防止黄瓜受热害,可在闷棚前1天浇一次透水,在黄瓜生长点上方挂温度计,先使棚温上升到40℃,再缓慢上升到45℃,保持2小时。温度不能低于42℃,也不能超过47℃。然后由小到大放风,使棚温降至28℃左右,进行正常管理。一般10天后可再闷棚一次,以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黄瓜烂蔓病因多 辨明病因对症防 下一篇:黄瓜袋式无土栽培基质的消毒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