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盲目用药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不看有效成分全用一种浓度。问农民原因,往往回答“别人多数都如此”。二是按照习惯倍数导致药害。如今市场所售
农药约有47%在说明中不写稀释倍数,只写每公顷或每亩用量,使得果农在使用时随意性或盲目性很大。三是不查杀灭对象全用固定方案。例如,连查十多株树、上百片叶,并没有查到一头害螨或食叶害虫,农民仍照样喷施防治害虫、害螨和病菌的4~5种
农药。 厂家完善规范
农药说明。呼吁厂家在
农药使用说明中,标明能杀灭各相关病虫害的适宜稀释倍数,而不只写单位面积的用量。也期望有关部门能在业务审批、标准制定等方面加以规范与监管。 媒体强化科学用药宣传。科学用药既然与大家健康关系密切,就应像宣传普及“每天适宜食盐摄入量”那样,强化宣传力度,通过多条途径、多种媒体予以普及。 一是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
农药说明,并据地里园内病虫基数或轻重,选择好使用浓度。 三是搞好病虫情测报,把握最佳施药时期。如防治桃树蚜虫时,首次喷药最佳期应在落花80%~90%,本地多为4月底,叶片尚未发生卷叶时。如果延误防治,常常事倍功半。 五是喷施时药液要周到。所用的
农药种类再多、浓度再浓,如果喷得不细致周到,留有空白或死角,其效果将会事倍功半。
六是枝叶量保留要合理。枝叶通透性良好,喷药时树上树下、叶片正面反面,均能喷得细致周到,以获取良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