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为害水稻的稻飞虱 灰飞虱:是一晚、二晚田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可在当地越冬,寄主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稗、游草、千金、双穗雀稗等禾本植物。 二、稻飞虱为害特点 2、一般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更易诱发飞虱为害。这或许是因为感病田块大多田间生长偏嫩绿(氮多)、湿度大、茎秆柔弱-表皮硅质化程度低-机械抗性差、病害的发生又削弱了稻株的抗性等原因引起的。 4、飞虱是累积暴发为害。如果前期不做好防控,任其发展,当田间基数足够大,产卵量则呈几何数增长,成、若虫高峰易暴发成灾。飞虱在水稻营养最佳的分蘖期和孕穗期生存最好,所以抓住分蘖期和孕穗期做好飞虱压前控后防控是飞虱防治的关键。 稻飞虱的防控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绿色防控”的方针。 2、加强田间调查,实时监测预警。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切实做好飞虱田间调查监测,及时预警,一般分蘖期百丛虫量200-4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2-6只,孕穗期百丛虫量500-8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5-10只,灌浆期百丛虫量1000-1500只以上(各地指标或许不同)就应及时用药防治。 4、预防用药参考。10%
吡虫啉20-30克/亩、25%
噻虫嗪16-20克/亩、20%呋虫胺20克/亩,这几种药剂对白背飞虱有效;50%吡蚜酮15-20克/亩、80%烯啶·吡蚜酮10-15克/亩,这两个配方对三种飞虱都有效。暴发用药当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就应速效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如用
毒死蜱等+吡蚜酮/吡蚜酮和烟碱类复配剂,同时添加有机硅等高效助剂提高杀虫效果,有机硅要用质量好的,暴发的时候一桶水要加到10g。暴发期用药参考:每桶水用45%
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于早、晚时段喷雾,田间保持寸水层5-7天,亩打2-3桶水。5-7天后视情形加固一次。田间无水干旱条件则采用毒土法,于晴天上午9时后,亩用
毒死蜱200毫升+80%
敌敌畏300毫升与30-40斤干细土拌和制成毒土全田撒施。确定施肥量,一般每株每次施1.5~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