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20:56 作者:李先生
磷酸二铵,对很多农民而言,是极其熟悉的一种肥料,尤其是处于黄河流域以及北部地区的农民,底肥基本上是必用磷酸二铵,甚至达到不用心里都不踏实的地步,有的是用复合肥搭配着磷酸二铵施用,也有少部分的农民选择用磷酸二铵搭配点尿素、硫酸钾一块施用,还有少部分的农民直接用复合肥做底肥。在很多农民看来,磷酸二铵中磷含量高,而北方土壤中磷有效性差,用点磷酸二铵效果肯定不错。但事实上,磷酸二铵真的发挥了它应用的功效吗?下面有两个案例可以清晰的告诉大家答案。
实例一:甘肃玉门市食用葵花案例
当地多采用机井灌溉,水的pH值为7.5,EC值为0.96ms/cm,硬度较大,微咸水;耕层土壤pH值为6.6,表层土壤返盐,出现盐渍化。每次灌溉6个小时左右,灌水量为10~12m3.相邻两块田,种植品种一致,时间一致,除底肥以外,其它管理方式一致。田块1每亩底肥施用40公斤复合肥,磷投入量为4.8kg。田块2每亩底肥施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复合肥,25公斤硫酸钾,磷投入量为12.6公斤。
两块田食用葵花均处于8对叶,分别随机采样,取样部位均为自上而下的第4片叶,截取叶柄进行榨汁,采用叶片速测的方法测定叶柄中的硝态氮,磷和钾,具体测定结果如下:
田块1每亩底肥只用了40公斤的高氮复合肥,磷施用量仅为4.8公斤/亩,而田块2则达到了12.6公斤/亩,但在同一时间,同一方法,同一生长期,同一采样部位,测定的结果让大家很惊讶,田块1叶柄中的磷含量远高于田块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复合肥以及磷酸二铵分别溶于水的试验。用10g肥料溶于100g井水中,用pH试纸测定,发现多种复合肥溶于水以后,pH值均为5.5左右,酸性。而将磷酸二铵溶于井水中,结果则显示为强碱性,并伴随有氨气的挥发。
分析
之所以田块2叶柄中磷含量低于田块1,主要原因在于磷酸二铵施入到土壤中以后,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周边土壤碱性增大,一方面容易被土壤中的钙离子固定,另一方面,当地井水硬度大,钙离子含量高,很大部分被水中的钙离子固定。而复合肥遇水呈酸性,在酸性情况下磷不易与钙发生反应,有效性较高。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