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17:33 作者:李先生
1. 造成土壤板结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长期超量用磷肥
磷肥用量越大,过剩越多,土壤板结越严重。土壤板结带来的直接危害是土壤透气性差,作物根系不发达,营养失调,生理障碍和烂根,死棵等土传性病害发生严重。
无论哪种含磷化肥中的磷,在土壤中碰到可溶性的钙、铁、锌、锰和铝时,就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难以分解的固化物,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钙、铁、锌、锰和磷肥一起同时失活、失效。这正是磷肥利用率很低仅有5%-20%的根本原因,也是磷肥用量越大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根本原因。
种庄稼不用磷肥不行,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盲目施用磷肥,造成磷肥严重超量,加重土壤板结,引起作物早衰。为什么鸡粪这种有机肥料连年大量施用不但不能改良土壤,还会加重土壤板结,造成水、肥、气、热严重失调,病害难以控制?
当大家知道了鸡粪是所有动物粪便中含磷量最大的一种有机肥时,答案也就出来了。
2.消除土壤板结的方法
防止、消除土壤板结,首要的是活化磷,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施有机肥尤其是庄稼秸秆和含纤维量高的牛、马、羊粪等。秸秆肥和这些动物粪肥中含有大量的胡敏酸、富里酸,是活化磷,改良土壤的最佳选择。第二种方法是施用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施用较复杂,与农药、化肥不宜混合施用,而且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由于碳资源不足效果不明显。
3.土壤酸化
我国长江以南的土壤多属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属中性偏碱。南方大面积的土壤酸化是由充沛的雨水携带大量的二氧化碳淋溶土壤钙、镁离子造成的,是自然酸化。
这里所说的土壤酸化是人为的酸化,尽管与大量施用有机肥、生理酸性肥料有关,但主要原因是过量施用氮肥
大量的氮肥会被氧化为硝酸,破坏土壤钙镁盐基,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最直接的危害是缺乏钙镁硼的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土壤酸化还会限制固氮菌的生存,影响豆科植物的生长,同时还会加重白菜根肿病,番茄、辣椒、茄子、花生等作物青枯病的发生与发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