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11-24 19:02 作者:李先生
⑴ 田间症状 小麦各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常见。
① 穗腐 通常在乳熟期于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病小穗或病穗呈枯黄色,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粘胶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若穗轴或穗茎受侵染可造成白穗。在病害发生后期,若遇潮湿天气,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即病菌子囊壳。感病植株的种子变秕,具有粉红色霉层。
② 苗枯 由带菌种子引起。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渍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苗残粒上有粉红色菌丝体。
③ 茎基腐 又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期变软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⑵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建立完善的麦田开沟排水系统,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间地头的玉米、棉花秸秆等病残体。
② 化学防治 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10公斤进行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下雨,第一次用药后相隔 7天再用药剂防治一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