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吸浆虫有几种?形态特征与为害症状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治?

2017-11-24 18:58 作者:李先生  

  ⑴种类  有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两种。

  ⑵ 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成虫为桔红色,体长2~2.5毫米,翅展约5毫米,前翅薄而透明,翅脉4条,后翅退化为平衡棍。雌虫伪产卵管长度不到腹部的一半。卵长圆形,淡红色透明。幼虫蛆状,老熟时体长2.5~3毫米,橙色或金黄色,前胸腹面有一个“Y”形剑骨片,分叉凹入较深。蛹长约2毫米,桔红色,头部前方1对感觉毛比呼吸管短。

  麦黄吸浆虫成虫姜黄色,雌虫伪产卵管比身体长。卵长圆形,淡黄色,一端有1长柄。幼虫姜黄色,剑骨片分叉凹入较浅。蛹鲜黄色,感觉毛与呼吸管等长。

  ⑶ 为害症状  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穗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形成瘪粒和空粒,严重时全田颗粒无收。

  ⑷ 发生特点  红吸浆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北方冬麦区如春季天气较干燥,幼虫仍保持休眠状态,因此有多年休眠的现象。翌年春天土温达到10℃左右,土壤水分充足,休眠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到土表。土温15℃左右小麦开始孕穗时,幼虫在离地表2~3厘米处化蛹。土温20℃时小麦开始抽穗,成虫羽化出土,当天即能交配产卵。雌虫早晚飞到刚抽穗尚未扬花的麦穗上产卵,卵多产在护颖内侧内外颖的背面,每处1~2粒。卵经3~5天孵化为幼虫,从内外颖缝隙侵入麦壳内为害。幼虫经20天即老熟,麦收前爬出麦壳,落地入土钻入10~20厘米处作圆茧越冬。

  小麦吸浆虫发生轻重与小麦品种及春季雨水多少有密切关系。小麦穗部芒长多刺,内外颖壳扣得紧、护颖包紧外颖及子房皮厚的品种,能阻碍成虫产卵或使幼虫不易侵入为害。春季多雨有利越冬幼虫破茧、化蛹和羽化。小麦拔节、扬花期多雨,田间湿度大为害就重。小麦成熟期多雨,有利幼虫蜕皮出壳和入土潜伏,增加越冬虫量。地势低洼和沿河两岸麦田因湿度条件好故发生较重。

  黄吸浆虫的发生情况与红吸浆虫基本相似。

  ⑸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种植抗虫品种;调整作物布局,实行轮作倒茬;连片土地深翻20厘米。

  ② 化学防治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公斤喷拌到20公斤细土中拌匀制成毒土,于小麦拔节期吸浆虫中蛹期撒施于麦田,可杀死一部分蛹和上升到土表的幼虫,减少成虫的发生量。抽穗期每亩用10%吡虫啉20~30克或4.5%高效氯氰30克对水20公斤喷雾防治成虫。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小麦仓储害虫有几种?防治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是什么?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