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双斑叶甲的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2017-11-21 12:05 作者:李先生  

  玉米双斑莹叶甲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害虫,主要在玉米的开花、灌浆期为害花器和叶片,影响玉米的灌浆、结实,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严重时可减产20%以上。本文总结了玉米双斑叶甲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减轻和控制其为害。
  1、形态特征
  双斑莹叶甲成虫为长卵圆形,棕褐色,具有光泽。体长3.5~4.0mm。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丝状,11节。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淡黄色斑,斑前方缺刻较小,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卵圆形,棕黄色,表面有近等边六角形网纹。幼虫白色,长约6mm,行动时可伸长至9~10mm,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面末端有铲形骨化版。蛹白色,长2.8~3.5mm,宽约2mm,体表具刚毛。
  2、发生规律
  2.1 生活史
  双斑叶莹甲在吉林省一年发生一代。卵在土中0~15cm深处过冬。第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期30~40天,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幼虫一直生活在土中,靠取食作物和杂草根系完成生长发育。初羽化的成虫喜在田边的杂草上生活,约15天后转移到玉米田为害。7月初始见成虫,此后一直为害到9月份,7~8月为害达到盛期。玉米收获后,成虫转移到秋菜上为害。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开始交尾,卵产在田间或菜园附近草丛中的表土下,一只雌虫可产150~200枚卵。
  2.2 生活习性
  双斑叶莹甲对光、温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高于15℃),活动旺盛,飞翔力强,取食玉米叶片量多;早晨、晚间或雨天光线弱温度低(低于8℃),活动减弱,飞翔力低,很少取食玉米叶片,只是躲在玉米叶片背面栖息;成虫受惊吓会迅速跳跃或起飞,可飞行2~5m,落到玉米叶片上自上而下取食叶肉。
  2.3 消长规律
  高温干燥对双斑叶莹甲十分有利,降水量少则发生重;降水量多甚至暴雨情况下发生就轻;黏土地发生早、为害重,沙壤土发生就清;田间杂草多发生重,杂草少发生就轻;田间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生重,密度适宜,通风透光良好的地块发生就轻;地边发生重,地中部发生就轻。
  3、为害症状
  双斑莹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谷子、高粱、大豆、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等多种作物和杂草。该虫以成虫于7~9月在玉米植株上取食叶片、花丝、嫩穗。叶片受害,残留网状叶脉或表皮,远看呈小面积不规则白斑;花丝受害,玉米正常的扬花、授粉受到影响,灌浆收到抑制,严重的籽粒破碎,影响玉米产量。
  4、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越冬寄主植物;深松土壤,破坏虫卵越冬场所,降低越冬基数;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4.2 生物防治
  农田地边种植苜蓿,实现以草养害,以害养益,引益入田,以益控害;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双斑莹叶甲的天敌如瓢虫、蜘蛛等。
  4.3 化学防治
  百株虫口密度达到100头或被害株率达到30%时应当进行防治。
  (1)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硫氰戊菊酯乳油喷雾,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2)喷药时间宜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4点后,喷药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等,不得在中午高温时喷药,以免造****员中毒。
  (3)玉米扬花期避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下一篇:杨树杨小舟蛾的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