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是我国Bt棉田内一类重要的刺吸性害虫。有机磷类和菊酯类
杀虫剂因其对绿盲蝽具有较高的触杀毒力,是当前Bt棉田内广泛应用的
杀虫剂,而新烟碱类
杀虫剂因其较低的触杀毒力而没有被广泛推荐使用。但在田间试验中,用新烟碱类
杀虫剂处理棉种能够有效减少苗期至开花期绿盲蝽的危害。因此耕种帮建议亟待需要一种准确的毒力测定方法,以重新评价新烟碱类
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
为此,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在成功研制绿盲蝽人工饲料的基础上,应用瓶膜法和人工饲料混合法两种毒力测定方法测定比较了5类16种
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
结果表明,应用瓶膜法,新烟碱类
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在337.97-496.03 μg/mL范围内,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
杀虫剂(LC50值范围在0.28-207.26 μg/mL)。然而,应用人工饲料混合法,新烟碱类
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在0.01-1.08 μg/g,与其他类
杀虫剂LC50值相等甚至低于其他类
杀虫剂。
综上,研究人员认为,新烟碱类
杀虫剂对绿盲蝽的胃毒毒力显著强于它的触杀毒力,可用于绿盲蝽的田间防治。推荐人工饲料混合法作为监测绿盲蝽对新烟碱类
杀虫剂抗性发展的一个替代方法。
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批准登记防治棉田盲蝽蟓并在有效期内的的
农药产品共有51个(包括分装登记产品,其中单剂47个,二元混配剂4个),其中含有机磷类产品42个(包括
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
丙溴磷、
辛硫磷、
毒死蜱等有效成分),含菊酯类产品7个(包括顺式
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高效
氯氰菊酯、高效
氯氟氰菊酯等有效成分),含新烟碱类产品3个(包括
啶虫脒、
噻虫嗪等有效成分),含其他类产品3个(包括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等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