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用药防治
3.2.2.1 用药品种
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药剂。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考药剂和使用方法见附件1。
3.2.2.2 安全施药
用药防治时要使用先进的施药器械,在水稻穗期防治稻飞虱时需分厢施药,田间保留浅水层,加大药液量。
应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应避开水稻开花受粉期施药。
3.2.2.3 安全间隔期和用药次数
严格按照GB4285、GB/T 8321的规定控制安全间隔期与施药量,严格控制药剂在单季水稻生产上的用药次数。提倡药剂交替使用和科学混用。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考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和最多用药次数,见附件1。
3.2.2.4 防治重点
种子处理期重在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秧苗期重在预防绵腐病、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田期主要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
4 质量安全控制
4.1 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
4.1.1 农药使用准则
1)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按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有机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严格控制施药量、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严禁使用违禁品种。附件2规定了水稻生产中的禁用农药品种。
2)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延迟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4.2 防治档案
稻田药剂的使用应做如实的记载,及时检查药剂使用情况及效果,田间档案记载表见附件3。
4.3 回收与处理
农药及相关防控物质的包装材料、废弃物应回收与集中处理。
5 技术术语
5.1 病虫害绿色防控
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先进防治方式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植物保护行为。
6 引用文件和参考资料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4-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8321.8-200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 276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有机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编写单位: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编写人员:郑和斌、王勇
附件1: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考药剂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名称
推荐药剂
使 用 方 法
安全间隔期(天)
每季作物最
多使用次数
苗期恶苗病和稻瘟病
25%咪鲜胺
浸种
无
1
绵腐病
50%敌磺钠
发病初期灌根或喷雾
无
1
白背飞虱
25%及以上含量的噻嗪酮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1
25%及以上含量的吡蚜酮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1
10%及以上含量的吡虫崊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1
25%及以上含量的噻虫嗪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1
褐飞虱
25%及以上含量的噻嗪酮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1
25%及以上含量的吡蚜酮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2
25%及以上含量的噻虫嗪
若虫盛孵期喷雾
14
2
80%敌敌畏
后期田间缺水下撒施
6
1
稻纵卷叶螟
20%氯虫苯甲酰胺
1、2龄幼虫高峰期喷雾
15
2
1.8%阿维菌素
1、2龄幼虫高峰期喷雾
7
2
3%甲维盐
1、2龄幼虫高峰期喷雾
14
2
15%茚虫威
1、2龄幼虫高峰期喷雾
3
2
二化螟
20%氯虫苯甲酰胺
蚁螟盛孵期喷药
15
2
1000Iu/ml的Bt.
蚁螟盛孵期喷药
12
1
1.8%阿维菌素
蚁螟盛孵期喷药
12
2
纹枯病/
稻曲病
30%苯醚甲.丙环唑
纹枯病病丛率10%以上喷药。破口前5~7天施药防治稻曲病
15
2
43%戊唑醇
同上
28
2
10%己唑醇
同上
32
2
1%申嗪霉素
同上
14
1
24%噻呋酰胺
同上
15
2
75% 肟菌·戊唑醇
同上
21
2
20%井岗霉素
同上
14
1
12.5%、40%井.蜡芽
同上
14
1
稻瘟病
40%稻瘟灵
苗期始见发病中心或急性型病斑时对感病品种田防治或预防叶瘟;破口期对感病品种田喷药一次,预防穗瘟
28
2
75%三环唑
同上
21
2
75% 肟菌·戊唑醇
同上
21
2
2%春雷霉素
苗期预防
21
1
枯草芽胞杆菌
苗期预防
无
1
25%吡唑.醚菌酯
穗期预防与治疗
15
2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