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梅雨季节水稻易染叶瘟” 如何防治才更有效

2017-11-20 00:34 作者:李先生  

  今年6月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如期而至。众所周知,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将梅雨形象地称为“霉雨”。殊不知,在高湿、适温的气候条件下,不仅衣物容易发霉,水稻也极易“害病”??感染叶瘟,严重时该病害会造成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近日,笔者走访了湖南、湖北多地,发现多处水稻感染急性叶瘟,该病害传播速度之快、危害之大令人震惊!

  水稻感染叶瘟

  (2017年6月9日,湖北当阳)

  水稻叶瘟依病斑形状、大小、色泽不同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类型,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重要。感染叶瘟可使叶片大量枯死,导致水稻长不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坐蔸”。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急性叶瘟初生为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大成圆型、椭圆型或两端稍尖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部密生灰霉色菌,常常发病急、扩展蔓延快,往往几天就“坐蔸”了。

  那么如此严重的水稻病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清楚该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有助于我们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1、侵染病源: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至寄主形成中心病株,其形成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带病稻种,种子消毒不彻底;周边有发病田块或从发病田块进水都有可能导致感染瘟病

  2、品种感病性:同一品种长时间在同一区域种植抗性消失容易发病

  3、气候条件:高湿适温。菌丝生长适温26--28度,孢子形成的适宜相对湿度在90%以上,生长适温25--28度,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温度适宜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4、管理不当:种植密度偏大、氮肥施用过量易感染稻瘟病

  6月中旬梅雨来临,高湿、适温为水稻叶瘟提供了最佳的繁殖温床,水稻叶瘟病防治至关重要!其实,通过分析以上水稻叶瘟发生的主要原因,不难看出,水稻叶瘟可通过以下四种方进行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3、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4、化学药剂防治。而在水稻出现叶瘟感染症状后,化学药剂处理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叶瘟要早发现早防治;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利尔作物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证明,在发病初期用尤美穗(60%氟环唑三环唑WP)36G/亩田间均匀喷雾,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不再蔓延,减少损失。

  比如湖北洪湖红三一组,试验前田间叶瘟大面积爆发 ,导致大叶片停止生长,农户处于放弃阶段!

  经过间隔10天两次施药尤美穗试验观察,水稻处于孕穗破口期。

  尤美穗36g处理控制病情不再蔓延,新叶干净,无稻瘟病病症,同时无纹枯病。

  叶片非常清秀

  对照药剂处理:叶瘟持续发生,且有显着纹枯病发生!

  新叶健叶都有明显叶瘟症状

  “那问题来了,叶瘟来了,怎么办?”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草甘膦和草铵膦有何不同 下一篇: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异同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