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 05:34 作者:李先生
样品数 贮前含量 贮后含量 分解率 平均分解率
如果是WP、WG、SC还可以再增加悬浮率一栏
1. 活性组分含量
2. 悬浮率(针对可分散粒剂WG,可溶粒剂SG没有这一项)
3. 润湿性(针对可分散粒剂WG,可溶粒剂SG没有这一项)
4. 崩解性(针对可分散粒剂WG,可溶粒剂SG没有这一项)
5. 水分
6. 湿筛
7. 起泡性
8. 热储稳定性
9. 冷储稳定性
10. 外观
11. pH
以上序号仅用于统计,非重要性排名。
通过模型识别要确定的热储层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与**水运移有关的参数,如渗透系数K、比弹性给水度Ss、空隙度φ以及决定水的密度的温度系数αr和矿化度系数αs;另一类是与热量运移有关的参数,有热扩散系数D以及水、岩之间的热交换系ks。为了简化计算,可以认为渗透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水平方向,即在xy平面上,因而在渗透系数矩阵: 深层**热水运移的三维数值模拟 中,有K13=K23=K31=K32=0。同时,还可以认为传热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即热扩散系数矩阵是对角型矩阵。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采用第一、第二、第三主方向的渗透系数K1、K2、K3和热扩散系数D1、D2、D3。热扩散系数改用式(2-17a)换算,成为 、 、 ,水、岩之间的热交换系数改用式(2-17b)换算,成为ks。再者,在密度计算公式(2-3)中,αpP这一项通常较其它两项小,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热水的矿化度实测值,奥陶系热水为4.0g/L,寒武系为1.8g/L,中新元古界为1.9g/L。 根据断层切割、断裂带位置和热储层富水性的差异,可将奥陶系热储层划分为5个参数分区(编号为1至5),寒武系弱透水层不细分,即只有1个区(6区),将中新元古界热储层划分为5个参数分区(编号7至11),这样渗流区域共有11个参数分区(图5-10、5-11、5-12),其中5区和10区分别为奥陶系和中新元古界热储层断层带。 图5-10 奥陶系热储层参数分区图 图5-11 寒武系热储层参数分区图 图5-12 中新元古界热储层参数分区图 热储层参数初值可根据各热储层水文地质特征和前人所作的各种试验和测试(卢润等,1987;陈振霞等,1991)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李明朗等,1999)而给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