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丛矮病无药可治

2017-11-12 09:56 作者:李先生  

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丛矮病,病初植株上部叶片出现黄白相间的断续虚线条,以后发展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苗期染病的植株一般不能越冬即死亡,能存活下来的植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加,生长纤弱,叶片上有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矮化,一般不能抽穗而提前枯死。冬前染病较晚尚未表现症状以及早春染病的植株,在返青和拔节期陆续显症,表现为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多不能抽穗或抽穗后不结实。拔节期染病的植株,上部新生叶出现条纹,能抽穗,但穗粒数减少,子粒秕瘦。孕穗期染病的植株症状不明显。植株染病后严重矮缩,分蘖无限增多,这是该病区别于其他病毒病的重要特征,生产上可以据此判断小麦是否得了丛矮病。

小麦丛矮病属病毒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由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吸取寄主植物上的汁液后不能立即传毒,需在虫体内经过一个循回期才能传毒。日均温26.7℃时循回期平均为10~15天,20℃时平均为15.5天。灰飞虱一旦获毒可以终生传毒,但不能通过卵传给后代。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危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次年迁到麦株上危害。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自生麦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夏。感病株发病快慢与气温有关,日均温在16℃时,潜育期一般为10~11天;日均温在22℃时,潜育期一般为11天。小麦丛矮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能侵染62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的越冬寄主。冬小麦播种过早,夏秋多雨、冬暖春寒,以及邻近草坡、杂草丛生的麦田,发病重。

小麦发生丛矮病后无药可治,防治传毒介体灰飞虱是控制该病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清除田间及田边杂草,不过早播种,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在秋季小麦出苗达20%时,如果田间虫量较大,应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可以结合防治蚜虫等害虫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发病较轻的田块,喷施1.5%植病灵Ⅱ号或20%病毒A等防病毒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田间发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可否把石灰溶在水里通过管道淋施? 下一篇: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