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1 19:39 作者:李先生
一、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关键技术
1、看芽定割苗时间。水稻受洪水淹没,通常有3天左右时间停滞生长,其后生长中心逐步转移,基部腋芽开始萌发,5天左右显著伸长,因此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块,受淹1天左右的田块,退水后须1周左右割苗,受淹2天以上的须3-5天。
2、根据中稻生育进程定留桩高度。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留桩高度为5-7寸,生育期偏迟的留桩高度应低些,生育期偏早的应留高些。
3、及时追肥。稻株被水淹没后,光合作用受阻,养分消耗较大,根系的吸收力弱,必须及时补充养分。追肥要在割苗当天或割苗后l-2天内进行,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水稻专用复混肥40公斤。此外,割苗后要将割下的稻草均匀放置行间,既能有效抑制稻田杂草,又能给稻田增加有机肥,利于再生稻高产。
4、加强田间管理。割苗后田间应保持浅水层。临近洪水再生稻抽穗期时,要适当关深水,以防高温危害。洪水再生稻生长期间,植株嫩绿,极易受病虫为害,要及时防治。尤其在8月中、下旬要狠治三代螟虫、稻苞虫和纹枯病等。
二、一般受害田块管理要点
受灾较轻,无需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块。一是水退后及时泼水洗净稻叶,以恢复稻叶光合作用。二是稻田受淹后,水稻极易发生细菌性褐条病,白叶枯病也可能出现,在洗净稻叶后,要立即用农用链霉素500-600倍液喷雾防治。三是抓好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并结合病虫防治搞好根外追肥,促籽粒饱满。四是规划蓄留再生稻的田块,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和看芽收割头季。水稻受淹后,因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再生芽萌发早、萌发快,要根据再生芽伸长情况,兼顾两季,适时收获,高留稻桩,保留倒二芽。
三、及时改补种
确定须改种的田块要及时改补种红苕、洋芋、秋大豆、蔬菜等作物。红苕要尽可能选用苕尖部份移栽,并保留5个以上节位,入土3个节位,实现迟中争早,夺取红苕高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