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条绣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11-10 16:39 作者:李先生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锈病分为条绣、叶锈和杆锈病三种。河南省以小麦条绣病为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小麦条绣病菌不耐高温,因而不能越夏。小麦收割时,条绣病菌即随夏季风被吹到高原寒区越夏,秋季小麦播种出土后,越夏的病菌又随气流传播到我省,侵染早播的麦苗,成为初染源。12月上旬,当旬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时,条绣病菌在当地麦苗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月冬病菌开始恢复生长。

防治措施: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药剂防治:1、拌种。用种子量0.03%的立克秀,或用种子量0.03%的粉锈宁或禾果利拌种。2、大田喷雾。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防治,控制其或蔓延。大田内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每亩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 ―35克,或20%粉锈宁乳油45―60毫升,或选用其他三唑酮烯唑醇农药按要求的剂量进行喷雾防治,并及时查漏补喷。重田块要进行二次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麦常发生哪些病害? 下一篇:专用小麦引种“四忌”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