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早控小麦丛矮病

2017-11-10 04:48 作者:李先生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灰飞虱除了危害小麦外,还会传播小麦丛矮病,近年来此病在各地麦田呈逐渐回升的趋势,地头、地边常见病株,局部地块几乎绝收。

  一、主要病因

  1.由于种植布局造成小麦条田及插花田多,各农户的田间农事操作时间不统一,利于灰飞虱的栖息躲避,致使小麦出苗后灰飞虱易迁移危害。

   2.随着秸秆还田面积增加(特别是玉米),加之免耕技术或耕作措施粗放造成田间及四周杂草密度大,为灰飞虱危害提供了食源和越冬越夏场所,造成虫源及毒源增加。

   3.气候条件适宜灰飞虱繁殖危害。由于近几年秋季气温高且冬季暖冬,降雪少,对灰飞虱的越冬非常有利,为冬后危害积累虫源。早春气温高,小麦返青早,利于越冬代成虫羽化,对麦田危害较重。

   4.机械跨区作业一方面造成禾本科杂草种类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各地麦田种植品种及成熟时间不尽相同,集中收获时田间落粒多,致使田间自生麦苗数量大,以及除草剂效果不理想,从而为灰飞虱在田间危害繁殖和传毒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防治措施

   1.种麦前彻底清除田间地头及路边杂草,减少虫源及毒源。

   2.药剂防治要狠抓一个“早”字,在小麦出苗后应进行药剂除治,即在小麦出苗50%时,对于小块麦田,特别是靠近闲地、棉田、道边、树地边的麦田进行全田喷施;大面积连片麦田防治四周,防治宽度为3~5米药剂保护带。每桶用药10%吡虫啉1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5~7天喷第二次。同时对飞虱、叶蝉、瑞典蝇、土蝗、蟋蟀等害虫起到控制作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小麦灌溉应做到三看 下一篇:小麦苗期不能忽视的病虫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