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良种混杂退化原因

2017-11-06 07:08 作者:李先生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品种遗传性比较稳定,但一个优良品种经过多年推广种植后,由于外界与人为因素影响,其优良整齐的群体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品种由纯变杂,品种由优变劣,抗逆性降低,产量下降,其主要混杂原因如下:

1、机械混杂。在水稻浸种催芽、播种、移栽、收获、脱粒、晒种、贮藏、运输等一系列生产流通过程中,人为疏忽,没有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都容易造成品种间甚至种间的混杂。其次前作和杂草种子的自然脱落,或者施用混有作物和杂草种子的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都可造成机械混杂,直接降低了品种的纯度,影响到品种生长整齐度和丰产性。

2、生物学混杂。一般情况下,水稻的自然杂交率一般在4%左右,因此水稻优良品种多年种植不进行提纯复壮,由于与其它品种进行的自然杂交等自然因素都可使优良品种下代植株性状发生分离,杂株增多,品种退化。

3、环境条件不良与栽培管理不当。一个水稻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即良种与良法要配套,良种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不能保证一定的环境条件,优良品种由于自然选择使品种产生适应性变异,适应性强的个体往往丰产性较低,年复一年,适应性强的个体增加,就会导致品种逐步退化、变劣。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芹菜、番茄轮作获高效 下一篇:超级稻沈农606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