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小球菌核病

2017-11-06 06:04 作者:李先生  

  
水稻种植技术
[分布与为害] 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为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var.irregulare crall.et Tullis)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 

[症状] 多发生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初期在近水面叶鞘表面上产生黑褐色小斑,逐渐向上扩展成黑色细条状、纺锤状或椭圆形病斑。同时侵入内层叶鞘和茎秆,茎秆上形成黑色线条状病斑,严重时茎秆基部变黑,组织腐烂,软化倒伏。剖开叶鞘和茎秆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球形小菌核。在叶鞘病斑上或水面浮游的菌核表面往往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稻桩、稻草和土壤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经耕耙和灌水,菌核漂浮水面,当日平均温度升至17℃以上,萌发产生菌丝,接触水稻,侵入叶鞘组织,并蔓延至茎秆,又产生大量小菌核。多施氮肥,或后期缺水干旱时,病害发展很快,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减少病原 重病田提倡齐泥割稻,稻桩稻草尽早处理,并把稻渣打捞干净。 

2.加强肥水管理 分蘖末期适当晒田,孕穗期保持水层,后期保持田面湿润,防止断水过早。多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钾肥。 

3.药剂防治 在圆秆拔节和孕穗期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各喷药1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叶片发黄的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46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