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04:48 作者:李先生
氟啶脲 (通用名称:chlorflua-zuron,商品名称:Atabron. Jupiter,抑太保,其他名称:啶虫隆、克福隆、控幼脲、啶虫脲)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的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化学名称 1-[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相对密度1.663 (20℃),闪点224~225℃,PH = 6.7。熔点221.2~223.9℃(分解),蒸气压lt;1.559×10-3 mPa (20℃)。KowlgP = 5.9, Henry常数lt;7.2×10-2Pa?m3/mol。溶解度(20℃):水lt;0.012mg/L,有机溶剂(g/ L):正己垸lt;0.00639,正辛醇1, 二甲苯4.67,甲醇2.68,甲苯6.6,异丙醇7, 二氯甲垸20,丙酮55.9,环己酮110,对光和热稳定,在正常条件下存放稳定。
毒性 氟啶脲属低毒杀虫剂。原药急性经口LD50(mg/kg)大鼠〉8500;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7000mg/kg,急性经皮LD50gt;10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大鼠吸入LC50gt;2.4mg/L。对家兔皮肤、眼睛无刺激性,豚鼠致敏试验阴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3mg/(kg?d),家兔亚慢性(21d)经皮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d),大鼠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50mg/L。在试验室条件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现象。对鲤鱼LC50(96h)为300mg/L。100mg/L时对蜂蜜无害。50mg/kg对家蚕部分危害。鸟的LD50大于2500mg/kg。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763~3013mg/kg,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mg/kg,大鼠吸入LC504.11~4.99mg/L。对家兔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
生态效应 鹌鹑和野鸭急性经口LD50〉2510mg/kg,饲喂实验表明其LC50 ( 8d)gt;5620mg/kg。大翻车鱼LC50(96h)为1071pg/L,水蚤LC50(48h) 0.908μg/h,海藻EC50 0.39mg/L,蜜蜂经口LD50〉100μg/L,蚯蚓LC50(28d)gt;1000mg/kg。
环境行为 大鼠体内的新陈代谢可发生脲桥的断裂,在植物体内能缓慢地被降解,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一般为六周至几个月不等,在水中也能缓慢地降解。
制剂与分析方法 制剂由有效成分和乳化剂、溶剂组成。氟啶脲5%乳油,20%悬浮剂。产品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分析,残留可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
作用机理与特点 氟啶脲是一种苯甲酰脲类新型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无内吸性。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蜕皮,使卵的孵化、幼虫蜕皮以及蛹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而发挥杀虫作用。对害虫药效高,但作用速度较慢,幼虫接触药后不会很快死亡,但取食活动明显减弱,一般在施药后5~7d才能充分发挥效果。对多种鳞翅目害虫以及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害虫有很高活性,但对蚜虫、叶蝉、飞虱等类害虫无效,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其他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应用
适用作物 棉花、蔬菜、水果、马铃薯、茶以及观赏植物等。
防治对象 鳞翅目害虫及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
使用注意事宜①本剂是一种抑制幼虫蜕皮致使其死亡的药剂,通常幼虫死亡需要3~5d,所以施药适期应较一般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提早3d左右,在低龄幼虫期喷药。②本剂与有机磷类杀虫剂混用可同时发挥速效性作用。③喷药时,要使药液湿润全部枝叶,才能充分发挥药效。④对钻蛀性害虫宜在产卵高峰至卵孵盛期施药,效果才好。本剂有效期较长,间隔6d施下一次药为宜。 应用技术
(1)防治蔬菜害虫①小菜蛾:对花椰菜、甘蓝、青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叶菜,小菜蛾低龄幼虫为害苗期或莲座初期心叶及其生长点,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至1~2龄幼虫盛发期,对生长中后期或莲座后期至包心期叶菜,幼虫主要在中外部叶片为害,防治适期可掌握在2~3龄幼虫盛发期。用5%氟啶脲30~60mL(有效成分1.5~3g)喷雾,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小菜蛾有良好的药效。间隔6d施药1次。②菜青虫:在2~3龄幼虫期,每亩用5%氟啶脲25~50mL(有效成分1.25~2.5g)喷雾。③豆野螟:防治豇豆、菜豆的豆野螟,在开花期或卵盛期每亩用5%氟啶脲25~50mL(有效成分1. 25~2.5g)喷雾,隔10d 再喷1次。④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虫等于幼虫初孵期施药,每亩用5%氟啶脲30~60mL(有效成分1.5~3g),对水均匀喷雾。
(2)防治棉花害虫①棉铃虫:在卵孵盛期,每亩用5%氟啶脲30~50mL(有效成分1.5~2.5g)喷雾,药后7~10d的杀虫效果为80%~90%,保龄(蕾)效果为70%~80%。②棉红铃虫:在第二、三代卵孵盛期,每亩用5%氟啶脲30~50mL(有效成分1.5~2.5g) 喷雾,各代喷药2次。应用氟啶脲防治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棉铃虫、红铃虫,田间常规施药量每亩用5%氟啶脲120mL(有效成分6g)。
(3)防治果树害虫①柑橘潜叶蛾:在成虫盛发期内放梢时,新梢长约l~3cm,新叶片被害率约5%时施药。以后仍处于危险期时,每隔5~8d施1次,一般一个梢期施2~3 次。用5%氟啶脲1000~2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5%氟啶脲50~100mL(有效浓度25~50mg/L)喷雾。②苹果桃小食心虫:于产卵初期、初孵幼虫未人侵果实前开始施药,以后每隔5~7d施1次,共施药3~6次,用5%氟啶脲1000~2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5%氟啶脲50~100mL喷雾。
(4)防治茶树害虫防治茶尺蠖、茶毛虫,于卵始盛孵期施药,每亩用5%氟啶脲75~120mL(有效成分3.75~6g),对水75~150L均匀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