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16:55 作者:李先生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大豆、玉米等,对大豆和玉米安全的选择性是基于药剂在作物和杂草植株中的代谢不同。
防除对象 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如苍耳、藜、柳叶刺蓼、节蓼、豚草、苋属杂草、苘麻、龙葵、曼陀罗、黄花稔等。对铁苋菜、鸭跖草有一定的药效,对多年生的刺儿菜、大蓟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应用技术 (1)大豆苗后2~3片复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最好在大豆2片复叶期,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药。杂草小,在水分条件适宜,杂草生长旺盛时用低剂量。杂草大,天气干旱少雨时用高剂量。(2) 苗后施药不要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因药液浓度过高对大豆叶有伤害。人工施药应选扇形喷头,顺垄逐垄施“药,一次喷一条垄,不能左右甩动,以保证喷洒均匀。喷药时喷头距地面高度始终保持一致,喷幅宽度一致,喷雾压力一致,不可忽快忽慢,忽髙忽低。特别注意大风天不要施药,不要随意降低喷头高度,把全田施药变成苗带施药,甚至苗眼施药,这样会造成严重药害。(3)在土壤水分、空气相对湿度适宜时施药,有利于杂草对氟胺草酯的吸收和传导。长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一般应选早晚气温低、风小时施药,在晴天上午9时到下午3时应停止施药,施药时风速不超过每秒4m,在干旱条件下适当增加用药!:。在干旱条件下,有灌溉条件的应在灌水后施药。长期干旱,如近期有雨,待雨后田间土壤水分和湿度改善后再施药,虽施药时间拖后,但药效会比雨前施药好。在高湿条件下,大豆有较轻的触杀性斑点,但对生长无影响。施药前应注意天气预报,施药后4h降雨不会影响药效。(4)切记不要在高温、干旱、大风的条件施药。
使用方法 氟胺草酯主要用于苗后除草,使用剂量为:40~100g (a.i. )/hm2 [亩用量为2.67〜6.67g (a.i.)]。若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可扩大杀草谱。药剂混用如下。
10%氟胺草酯每亩3g (a.i.)加12%烯草酮乳油4.8g (a.i.)加表面活性剂对大豆安全,对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黍、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及上述阔叶杂草有效。
氟胺草酯可与(1)三氟羧草醚或乳氟禾草灵或氟磺胺草醚或异恶草酮或灭草松;(2)稀禾定或精喹禾灵或精吡氟禾草灵或精吡氟氯禾灵一起(三元)混用。三种药剂相混对大豆安全,药效稳定,对大豆田难治杂草如鸭跖草、苘麻、狼把草、苍耳有较好的活性。氟胺草酯与异恶草銅、灭草松混用,对多年生杂草刺儿菜、大蓟、问荆、苣荬菜也有较好的活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