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品种 水稻百科 水稻视频

水稻分蘖成穗规律

2017-10-29 06:13 作者:李先生  

水稻分蘖成穗规律 

  1、水稻的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
  水稻植株上各个分蘖的生长速度并不完全一致。在拔节期以前,小分蘖的生长速度较快,有逐步追赶大分蘖的趋势;拔节以后,较大的一些分蘖生长速度越来越快,较小的一些分蘖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分蘖到拔节期时开始向两级分化。水稻虽然能产生许多分蘖,但并非所有的分蘖都能成穗。凡是能够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凡是不能够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无效分蘖。在分蘖期内,发生有效分蘖期间,称有效分蘖期;发生无效分蘖期间,称无效分蘖期。所以,要争取足够的穗数,就要在有效分蘖期内,促进分蘖的发生。

水稻分蘖成穗规律 

  2、水稻分蘖成穗规律
  水稻分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在主茎拔节前能否长出根系,独立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分蘖在3叶前,尚未出根,所需养料靠主茎供给。拔节后主茎的茎、穗、叶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对分蘖的养料供应锐减。这时如果分蘖还未长出独立根系,则会因养料不足而中途停止生长以致死亡,成为无效分蘖。因此,在主茎拔节时,只有1~2片叶的分,一般都将成为无效分蘖;具有3片叶的分蘖,已有成穗的可能,但具体能否成穗,一方面受土壤营养条件和群体光照条件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也和分蘖的状况(如根系发育情况和叶面积大小)有关;具有4片叶以上的分蘖,基本上都能成穗,分蘖的叶片数愈多,成穗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在分蘖期间,主茎每长出一片叶约需5~6天。因此,分蘖必须在主茎拔节前15天左右伸出,才能在主茎拔节时已有3片叶,开始有一定数量的独立根系,能独立吸收制造营养物质,就有成穗的可能。所以,大体上以拔节前15天为界,从开始分蘖到拔节前15天的一段时期发生的分蘖,为有效分蘖;临拔节前15天以内发生的分蘖,则为无效分蘖;拔节前15天左右发生的分蘖,可成为有效分蘖,也可成为无效分蘖,因而,这部分分蘖可促,也可控,要看具体群体大小而定。
  水稻产生的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除了用拔节期来划分外,也可用简单的公式来计算。计算时,首先要知道这个品种在一生中能长出几张叶片,拔节后有几个节间伸长,其次要知道该品种是什么时候播种和移栽的。计算有效分蘖的公式:
  有效分蘖期=主茎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
  其得数为有效分蘖期末出现的第几片叶,也就是说,在该叶出现的时候发生的分蘖及以前发生的分蘖,基本上都是有效分蘖。
  无效分蘖的计算公式为:
  无效分蘖期=主茎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2
  其得数为无效分蘖期开始时出现的第几片叶,也就是说与该叶同时出现的分蘖及以后出现的分蘖都是无效分蘖。

水稻分蘖成穗规律 

  3、外界条件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光照和营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延长或缩短。如果大田分蘖过多,郁蔽严重,处于稻株下层的分蘖即使具有4张叶片,也会因光照不足,光合条件太差而死亡;相反,如果大田群体发展适当,透光条件好,下层光照充足,肥水又能跟上,这时虽然有2~3片叶的小分蘖,也会因营养得到充分的保证,可能成穗。因此,在生产上进行合理密植(包括每亩穴数、每穴苗数、行向和穴行距),以及当每亩分蘖数达到一定要求时进行晒田控制分蘖,是确保个体发育,争取一定分蘖成穗,协调穗多、穗大的重要措施。此外,施肥特别是施用氮肥,对促进分蘖成穗的作用很大。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大分蘖会陆续死亡,造成分蘖成穗率很低;相反,如果肥水充足,主茎拔节时不具4片叶的小分蘖也可能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 下一篇:影响水稻幼穗分化的因素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