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生育后期于植株地上部的叶面进行根外追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法。其优点是:把
肥料溶液直接喷施到叶面以及茎鞘上,有利于地上部器官吸收利用,避免了
肥料在土壤中的固定作用。由于养分直接被茎、叶吸收,可有效地解决水稻后期根系衰老,
肥料供不应求的矛盾,从而延长叶片寿命,加强上部叶片的光合功能,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促使籽粒饱满。
根据各地总结,全国常用的有5种方法:
1、
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是国内外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每亩用
磷酸二氢钾0.3~0.4公斤,对水30~40公斤,一般在水稻破口期喷施。
2、
尿素液。每亩用
尿素0.5公斤,对水50~60公斤,随配随喷施。
3、
磷肥液。每亩用过磷酸钙1~1.5公斤,加少量水浸泡24小时,或以开水浸泡半个小时,过滤后取清液兑水50~60公斤喷雾。
4、氮磷混合液。每亩用2%的过磷酸钙的浸出液50~60公斤,再加
尿素0.5公斤溶液混匀后喷施。
5、增产灵。每亩用增产灵2克,先用1公斤开水溶解后再加水50~60公斤喷雾。此外,还可施用叶面宝以及其他微肥,对水稻也有良好的增产作用。
耕种帮提醒:叶面追肥要注意溶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灼伤稻苗,尤其是过磷酸钙和
尿素液宜稀不宜浓。一般氮素代谢偏旺,叶色浓绿的群体不宜喷施
氮肥,可追施
磷酸二氢钾;对于缺氦、叶色偏黄,预测早衰的群体,以追施氮磷混合液为好。
追肥时间宜在始穗期,最迟可到灌浆初期。阴天可全天施用,晴天于上午8~9时,下午4~6时进行较好,但应避开开花盛期施用,以免影响受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