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品种 水稻百科 水稻视频

为什么除草剂能够杀死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

2017-10-25 05:21 作者:李先生  

除草剂能够杀死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 alt="为什么除草剂能够杀死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除草剂能够杀死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 alt="为什么除草剂能够杀死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 

  施用除草剂的目的在于杀死杂草和保持作物生长。除草剂能够杀死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是因为除草剂具有自身的特性即杀草机理。不同除草剂的杀草机理不一样,不同作物和杂草对不同除草剂的反应也不一样,不同生育期的作物和杂草对除草剂的反应也不一样。
  从除草剂的杀草机理来说,首先是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和能量转移。如敌草隆、西马津等能使稗草等多种杂草的能量转化过程和有机物合成过程停止,所以导致杂草饥饿而最后死亡。
  其次,除草剂可使植物生长异常,2,4- D 、二甲四氯等激素型除草剂的使用,使多种一年生双子叶杂草打破了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平衡,使其根系停止伸长而变粗,生长点萎缩停滞,叶片皱缩或成简状叶等畸形,茎基粗胀肿裂,筛管受堵,形成层分裂紊杂成团状,影响水分、养分的吸收、传导,最后使植物死亡。
  第三,干扰杂草蛋白质、核酸、泛酸的合成。从不同作物和杂草对除草剂的反应来说,由于形态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植物对除草剂的反应不同。水稻等单子叶作物的叶片狭长,与主茎夹角较小,表面上角质层和蜡质层较厚,除草剂药液不易沾附,而具有较大的抗性。而苋、藜等双子叶杂草的叶片宽大,在植株上较平展,与主茎的夹角较大,且表面上角质层和蜡质层较薄,除草剂药液易沾附而较易受害。而且单子叶植物的生长点位于植株的基部,并被叶鞘包住而具有一定选择性。双子叶杂草的生长点处在茎叶上部,裸露于外,易于受害被杀,因此,常常用2,4- D 在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中防除藜等双子叶杂草。
  另外不同作物和杂草对除草剂的反应还有生理、生化选择。如水稻很少吸收杀草丹而中毒死亡,禾本科植物分期很少吸收传导2,4- D 类除草剂而表现抗性,但双叶植物能大量吸收2,4- D 并向各部位输送而表现出敏感中毒。又如敌稗是稻田中优良的灭稗剂而对水稻安全。这是因为水稻体内有能够分解敌稗的酶,因而对水稻无害,稗草不含或很少含有此酶,不能分解敌稗或分解很慢而中毒死亡。有的除草剂本身没有选择性,通过人为地巧妙施用,达到消灭杂草,保护作物的目的。如一年生小粒种子的杂草大多从浅层的表土中出苗,而作物种子较大,播种较深,除草醚、敌草隆除草剂水溶性差,向下移动性小,施于土表,能杀死表土中发芽的杂草而对下层出土的作物是安全的,这叫位差选择。也有利用杂草和作物播种出苗的时间差来施用除草剂。如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在播种前处理,可杀死所有地面上生长的杂草,但药剂落到土壤中很快失效,施药后3~4天即可播种移栽,对作物安全,这叫时差选择。通过除草剂本身的选择性和人为巧妙控制,施用除草剂便达到了防除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的目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为什么杂交水稻要获高产必须合理密植?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密植? 下一篇:稻田如何使用敌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