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期间禾苗生长是否健壮,可以从禾苗的叶色、长势、长相来判断。
健壮的禾苗回青后,叶色逐渐由绿转乌(深绿);分快,后出叶比前出叶长7~10厘米;整株禾苗青秀健壮,叶片像"公鸡尾",长势蓬勃;早晨看苗,叶尖上有小水珠,生理学上叫"吐水",中午看苗,禾苗挺拔有劲;分蘖末期,禾苗开始封行,够苗露晒田后,叶色能正常转淡。
如果在分蘖期间,叶色过分浓绿,叶片软弱而披垂,缺少弹性,株型过于披散,分蘖末期叶色不退,全田封行又封顶,这叫徒长苗。瘦弱苗往往叶色黄绿,叶片和株型直立,出叶慢,分蘖少,分蘖末期叶色脱肥早黄,不能封行。如果发现这些不良现象,要及时采取控制和促进的措施。在生产上控制的措施如采用每667平方米施用生石灰粉10~15千克,在早上有露水时施用。促进措施常用耘田结合追施重肥。
另外,分蘖期间是形成禾架的关键时期,在幼穗分化前10~12天应达到预期的苗数,而在幼穗分化前3~5天,株高达该品种应有株高的70%左右,且有3叶以上的茎数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否则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