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但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如果技术不当,不仅起不到防病、防虫效果,还可能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甚至影响到麦苗正常生长。药剂拌种时注意事项如下。
1.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如果当地小麦苗期虫害发生很轻,病害发生较重,只用杀菌剂拌种即可,不必使用杀虫剂;如果病虫害混合发生,既要用杀虫剂拌种、还要用杀菌剂拌种。
2.准确掌握农药用量。用药量大小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和小麦种子出苗,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拌种,无论用塑料袋还是拌种器均按比例配兑且须充分拨匀。三唑酮、烯唑醇用量过大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有影响,要严格控制用量。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时凭“估计”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会对小麦造成明显药害,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缺苗断垄,因此应特别注意。
3.注意拌种方法。小麦用辛硫磷等拌种,应先将农药兑水稀释,再与麦种拌匀,覆盖堆闷后播种。小麦用三唑酮或立克秀拌种,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然后将药剂均匀地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在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要注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粉剂拌种只能干拌,不能湿拌,以免引起药害。
4.随拌随播,不可久置。杀虫剂拌种后,一般堆闷2-3小时,最多5-6小时,待药剂被麦种吸收后随即播种。用杀菌剂拌种后,应随即播种或阴干后立即播种。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后堆闷时间过长,或拌种后久置不播,也会对小麦造成药害。如果小麦用杀菌剂拌种后在日光下摊晒,则会显着降低防病效果。
5.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要严格按照拌种技术规程进行拌种,防止人畜中毒。拌药麦种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和小孩不能接触的地方,不可暴晒和受潮,不能用作人畜食用,拌种结束后必须洗手洗脸,确保安全。
用芸苔素类叶面肥处理下。
农药是可以通过叶片的孔道和根系聚集在植物体内
并且通过富集作用进入人体,农药对人体是有害处的!
是过敏吧,都是中等毒、低等毒药,怎么会中毒呢,难道你喝一口吗?
患者女性,25岁,自服**乐果200 mL 3 h入院,急诊科立即以大量清水洗胃,洗出大量胃内容物并留置胃管。静注阿托品、解磷定,转入病房治疗。查体:意识清,皮肤潮湿,肌束震颤,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异常。胆碱酯酶测定0。诊断为急性**乐果中毒。入院后反复洗胃3次。静注阿托品、****,静滴解磷定等药物治疗。36h后患者呼吸困难,继之出现潮式呼吸,突然呼吸骤停,立即行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抢救39h后自主呼吸恢复。继续保留气管导管21h后拔除。拔管后2h,患者出现呼吸表浅,节律不规则,再次出现呼吸停止,即行第2次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持续抢救33h后自主呼吸再次恢复(自主呼吸停止共72h)。随后多次出现呼吸暂停,保留气管导管,行间断人工呼吸达6d,于住院第11天拔除气管导管。入院后使用抗胆碱药、复能剂、脱水、利尿、激素、抗生素、呼吸***、换血疗法、吸氧等综合治疗。住院期间共用阿托品3429.5 mg,山莨菪碱2510mg,东莨菪113mg,应用阿托品时间达31d。先后采取换血疗法4次,输血3000mL,放血1 830 mL。共住院76d,痊愈出院。
2 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骤停抢救体会:
①清除毒物应彻底,保留胃管,反复洗胃,洗胃时间不应拘泥在24h之内,可以反复多次洗胃,直至无农药味为止。清除身上被污染的毒物,这对防止呼吸衰竭至关重要。
②早期、足量、反复、定时应月抗胆碱药,争取4-6h时达阿托品化,阿托品减量要慢,维持时间要长,并同时使用复能剂。东茛菪碱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同时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层有镇静作用,对抢救呼吸衰竭有良效。山莨菪碱较阿托品不良反应少,可以交替使用。中枢性抗胆碱药和外周性抗胆碱药联合应用,疗效显著。
③发现呼吸衰竭应及时处理,早期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长时间插管,应将导管上气,放气1次,2-3d换管1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警惕分泌物阻塞。本例患者更换导管3次,并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中枢性呼吸衰竭脑水肿应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配合使用****加强脱水效果,同时使用呼吸***。
④重视血液净化治疗,作为基层医院开展换血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换血疗法应根据患者对阿托品的反应情况和胆碱醋酶测定情况决定换血次数与换血量,每次换血量不应超过500mL,应及早进行。
⑤重视综合治疗: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输新鲜全血或血浆。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护理,肪止并发症。
因为小儿服药比较困难,所以在处方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剂戛小、疗效高的药物治疗。这样,中成药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就比较广泛,并且有些剂型如丸、散等,还可以调在乳汁、蜂蜜或粥内服用。现将家中常备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简单介绍如下:
( 1 )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 克,日服2 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2 )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每服l 丸(每丸重1 。 5 克),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 3 )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日服2 次,每袋24 克。1 岁以内每袋分4 次服,1 一3 岁每袋分3 次服,4-7 岁每袋分2 次服,8 -12 岁每袋1 次服。温开水冲服即可。
( 4 )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 丸(每丸重0。9 克),日服2 次。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5 )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 克,小瓶重1 。 2 克。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每服0。6 克,日服2 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6 )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滞的常用成药之一。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 。 5 克,每服1 丸,日服2 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7 )牛**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惊的主要成药之一。为蜜丸,每丸重1 。 5 克。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堕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 丸,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8 )香苏正胃丸.又叫香苏正胃丹。亦为蜜丸,每丸重1 。 5 克,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挟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腹痛、腹胀等症,均可应用。每服1 丸,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用量酌减。
不会的,这样虫子就更不会吃了
做好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但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如果技术不当,不仅起不到防病、防虫效果,还可能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甚至影响到麦苗正常生长。药剂拌种时注意事项如下。
1.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如果当地小麦苗期虫害发生很轻,病害发生较重,只用杀菌剂拌种即可,不必使用杀虫剂;如果病虫害混合发生,既要用杀虫剂拌种、还要用杀菌剂拌种。
2.准确掌握农药用量。用药量大小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和小麦种子出苗,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拌种,无论用塑料袋还是拌种器均按比例配兑且须充分拨匀。三唑酮、烯唑醇用量过大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有影响,要严格控制用量。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时凭“估计”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会对小麦造成明显药害,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缺苗断垄,因此应特别注意。
3.注意拌种方法。小麦用辛硫磷等拌种,应先将农药兑水稀释,再与麦种拌匀,覆盖堆闷后播种。小麦用三唑酮或立克秀拌种,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然后将药剂均匀地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在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要注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粉剂拌种只能干拌,不能湿拌,以免引起药害。
4.随拌随播,不可久置。杀虫剂拌种后,一般堆闷2-3小时,最多5-6小时,待药剂被麦种吸收后随即播种。用杀菌剂拌种后,应随即播种或阴干后立即播种。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后堆闷时间过长,或拌种后久置不播,也会对小麦造成药害。如果小麦用杀菌剂拌种后在日光下摊晒,则会显着降低防病效果。
5.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要严格按照拌种技术规程进行拌种,防止人畜中毒。拌药麦种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和小孩不能接触的地方,不可暴晒和受潮,不能用作人畜食用,拌种结束后必须洗手洗脸,确保安全。
一旦发生药害后,不仅产量没增加,最终还造成了减产(严重的直接绝收),可以依次对照,找到原因,然后开始补救,常用的补救方法有以下4种: 1、多打清水,这种方法适合发现早的情况,比如你今天上午刚打了除草剂,第二天发现小麦出现问题了,或者打药当天,就发现打得不对,赶紧喷施清水,可以多打一些,稀释药液浓度,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另外,一般的小麦除草剂都是酸性的,也可以适当的加些石灰,中和中和,不可过量。 2、喷施叶面肥,和第一条接着,清水打完以后,可以喷施一些好点的叶面肥,增加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减轻药害带来的危害。 3、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大家俗称的“解毒剂”,有没有效果呢?这也要看小麦受药害的危害程度,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喷施一些,如果药害较重,它也没多好的办法,常见的赤霉素。 4、及时毁种补种,这点主要针对的是危害较严重的,也就是地里的小麦基本上已经全部死亡,这种情况下,及时毁掉,补种其他作物,减少损失。 引起小麦除草剂药害的情况 1、药量使用过多,比如本来一亩地一套的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2套或者更多的药,打在了一亩地里,浓度太高,造成药害。 2、使用温度、时期不对,小麦除草剂要避开低温天气,一般是在中午10点到下午15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温度相比较高,同时,要选择晴朗的天气打药,因为低温时打药,容易引起药害。 3、药液漂移,本来自己打药时,是正常的,但是,邻居家打的药,由于有风或者是其他原因,药液漂移到了自家地里,有时也会引起药害。 4、除草剂混用不均匀,导致药液浓度高区域和浓度低区域,比如一个打药桶里面,由于没有摇晃均匀,浓度高的产生药害,浓度低的草没打死。 5、除草剂有问题,买的除草剂含量、成分有问题,也会造成药害现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