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果树打药没有效果的原因
给果树打药不管用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1、选择药剂类型不准确,没有对症治疗。2、害虫的发生规律未掌握,错过了防治适期。例如梨小食心虫打药没防住,虫果率非常高,主要是没有控制好卵盛期,卵孵化后幼虫很快钻蛀果实里以后,这时候等于没有防治方法了。梨小食心虫重要在于掌握蛾(成虫)高峰的防治。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①果实套袋。②成虫发生期用梨小性诱剂诱杀成虫,诱杀每50株树挂一诱捕器。③测报,测报全园挂3个诱捕器, 7月份以前将其挂在桃园,后期挂在梨园。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芯进行测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将市售橡胶头为载体的性诱芯,悬挂在一直径约20厘米的水盆上方,诱芯距水面2厘米,盆内盛清水加少许洗衣粉。然后将水盆诱捕器挂在果园里,距地面1.5米高。自4月上旬起,每日或隔日记录盆中所诱雄蛾数量,即可统计出蛾(成虫)高峰。一般蛾高峰后1~3日,便是卵盛期的开始,马上安排喷药。④在蛾高峰期喷25%
灭幼脲1500~2000倍。梨小食心虫昆虫性诱芯中科院动物所有售,或到当地植保站购买。
打药时间选择遵循两原则
药液从沉积到展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空气湿度,如果空气湿度小,药滴里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到空气中,会降低药效,甚至出现灼烧性药害斑;反过来,如果空气湿度过大,沉积在植株表面上的药液,尤其是大雾滴就很容易凝聚成更大的液滴,并二次受重力影响植株下部沉积,也会产生药害。因此,一天中的打药时间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空气湿度略显干燥,一个是打药后药液在日落前能够在靶标表面形成干涸的药膜。
打药不是距离越近药效越好
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离喷头越远,雾滴越小。小雾滴更容易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所以并不是喷头紧贴着植株药效就会更好。一般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30~50厘米的距离,机动喷雾机则要保持在1米左右的距离,根据喷雾器及其喷头的性能,摆动喷头让药雾飘落在靶标上,药效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