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杨树菇栽培措施

2017-10-22 12:29 作者:李先生  

杨树菇,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菇色诱人,香气浓郁,脆嫩爽滑,味道鲜美。在欧洲及东南亚地区较受欢迎,国内每公斤干品售价达160—180元,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杨树菇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25—27℃,子实体18—22℃,春季栽培一般2—3月制袋,3—4月出菇。秋栽为8—9月制袋,9—10月出菇。各地可因地制宜安排生产。

一、栽培料配制培养基制作配方:①甘蔗渣38%、棉籽壳36%、麸皮20%、黄豆粉2%、石灰粉0.5%、蔗糖0.5%、碳酸钙2.5%、复合肥0.5%。②木屑80%、麸皮15%、石灰粉1%、红糖1%、石膏粉3%。③棉籽壳80%、米糠15%、黄豆粉2%、石灰粉0.5%、蔗糖1%、石膏粉1%、复合肥0.5%。

二、栽培措施

1、制袋接种采用15厘米×35厘米×0.005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常规装料,当天灭菌,高压保持2小时或常压100℃恒温保持5—8小时,趁热出锅,接种箱(室)内冷却至25—28℃时抢温接种,以利菌丝尽快萌发定植。接种前用75%酒精在培养基袋面迅速擦试一遍消毒。选择晴天午夜或清晨接种,有利于提高菌袋接种的成活率。在料袋的正面,按等距离打2—3个接种穴,边打穴,边接种、边用胶布封口。

2、发菌及出菇管理接种后及时搬进室内堆叠或直排培养,注意防止高温为害。3天为萌发期,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7℃左右;4—5天为生长期,室温以25℃左右为宜;15—20天为旺盛期,应疏袋散热,经过25—35天培养,菌丝基本满袋。解开袋口,用小勺搔去表面的老菌块,向袋内灌水,放置一昼夜,倒去多余水分。竖直排放室内地上或床架上,上覆报纸,保持室温18—22℃,湿度80%—95%,光照度300—500勒克斯,增加通风。再经5—10天菌袋即可形成菇蕾。当子实体长至2—3厘米时及时拉直,解开塑料袋或套袋,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进菌柄生长,而抑制菌盖发育,提高产量质量。一般原基形成后5—7天即可采收。

3、采收及后期管理菌盖直径2—3厘米、边缘颜色开始变淡时采收获适期。采收时,要轻轻握住菇柄基部扭转拔下,预防盖柄断离,摘下平放于菇筐中。出完头潮菇后,减少喷水量,以利菌丝恢复生长,如果10天后还没有出二潮,可用经消毒的双手扒去一薄层菌料,以刺激菌丝生长,且2天内不能喷水。第二潮菇采后,可喷施少量磷酸二氢钾和葡萄糖营养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韭菜新陈种子要细辨 下一篇:猕猴桃流脓要如何治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