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病害的防治

2017-10-17 12:58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强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锈病在局部地区也发生较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加重发生的原因:

  (1)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浸染。

  (2)连作使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特别是玉米秸秆不经处理直接还田,使土壤带菌量增大。

  (3)种子收获期淋雨或贮存期湿度大,种子带菌量大,播种时不进行药剂处理,均有利于苗期病害的发生。

  (4)偏施氮肥磷肥、钙肥和微肥的用量少,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抗逆性就差。

  (5)防病意识淡薄。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施药不方便,加之农民对防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般不进行防治或防治偏晚,致使病害严重发生。

  防治地策:

  (1)推广抗病品种。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培育多抗性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2)种子处理。用适乐时、立克莠、玉米种衣剂等包衣,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

  (3)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4)加强田间管理。多施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捞,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5)清洁田园。及时摘除底部病叶,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减少病害初浸染来源。

  (6)加强技术指导。制定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7)科学用药。苗期多雨时,应及早喷施多菌灵、禾果利防治苗枯病、纹枯病。偏旱年份,及时喷施蚜虱净、大功臣等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介体,在粗缩病、矮花叶病等发生初期,喷施病毒A、OS-施特灵、菌毒清等。7月份以后,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喷雾,10-15天一次,连喷2—3次,可兼治多种病害。在锈病、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用禾果利、粉锈宁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架吊结合更利于西红柿生长 下一篇:番茄结果期冲肥分阶段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