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稻螟蛉综合防治技术

2017-10-17 03:12 作者:李先生  

  稻螟蛉俗称稻青虫,又称双带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危害水稻叶片,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高粱、玉米等作物。一般年份,它可使水稻轻者减产5%-10%,重者可减产50%以上。

  一、对水稻危害

  水稻幼苗期,幼虫可将叶片吃成缺刻,重者可吃光,仅留基部。本田期水稻受害也被吃成缺刻、孔洞,使叶片残缺不全,虫龄越大,食量越大,最终使叶片只留下中肋一条,重者可将叶片吃光。老熟幼虫在叶尖吐丝把稻叶曲折成粽子样的三角苞,藏身苞内,咬断叶片,使虫苞浮落水面,然后在苞内结茧化蛹。叶片上有时可见绿色多足型幼虫,爬行时呈拱桥状。

  二、发生与危害

  1.发生与气候的关系

  上年暖冬和当年春季温湿度较佳,虫口基数高,幼虫死亡率低,发生程度就重;若上年冬季寒冷且本年春季低温多雨,其死亡率较高;则发生程度较轻。

  2.发生规律

  稻螟蛉在黑龙江省1年2代,第一代幼虫在稻田发生较少,主要以第二代幼虫在水稻生育后期发生危害。稻螟蛉以蛹在稻秆、杂草及散落在田间的叶苞和叶鞘间越冬。一般在6-7月份第1代稻螟蛉开始羽化。清晨羽化较多,白天隐伏于稻丛或草丛中,遇惊即疾飞逃跑。成虫日间潜伏于水稻茎叶或草丛中,夜间活动交尾产卵,趋光性强,且灯下多属未产卵的雌蛾。卵多产于稻叶中部,也有少数产于叶鞘,每一卵块一般有卵7-8粒,排成1或2行,也有个别单产,每雌虫平均产卵500粒左右。稻苗叶色青绿,能招引成虫集中产卵。幼虫孵化后约20分钟开始取食,先食叶面组织,渐将叶绿素啃光,致使叶面出现枯黄线状条斑。幼虫有假死性,一旦受惊,会跌落水中,停顿少许后再游水或爬到别的稻株上危害。

  三、综合防治

  1.清除害虫越冬场所,减少虫源;秋收后及早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收集散落及成堆的稻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场所。

  2.化蛹盛期摘去并捡净田间三角蛹苞。

  3.药剂防治:一般在幼虫2-3龄期进行,防治指标:每平方米45头。

  可选用以下药剂:

  ①每公顷用30%甲氰菊酯·氧乐果乳油195毫升,兑水225升,茎叶喷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盆景月季石榴的繁殖栽培 下一篇:冬瓜裂瓜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