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7 00:44 作者:李先生
只要提及果园土壤管理,很多人就会认为只要加大投入,就会有回报。原则上是没错,可事实上,这些年,我们的果农,倾其所有,一亩地甚至单化肥一项就达两三千元投入的大有人在,然事总与愿违,丰产并不一定代表丰收。
甚至还引发了一些严重打击果农信心的后果,诸如:大小年严重,缺素症泛滥,腐烂病猖獗,生理病害加多;诸如树势很旺却挂果不多,结果很多,却难以上色,虽然上色,却果个很小;诸如根系腐烂死亡,引发衰弱或死树,还有生长季不明不白的枯枝黑叶等......
一、重申果园生草
生草在发达国家据说最少有50年历史,在中国,推广至少有20年以上。但时至今日,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了它的奥妙,看到了它的好处?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生草对提升果园有机质的不可取代性及可持续发展性,这其中原委其实很简单,观念的迟滞。有些东西其实很奇怪,你的思维理念不一定是对的,即使各种理由似乎很合乎常情。比如说果园生草。直观地看,由于草的生长,加大了蒸腾作用,应该是生草园在干旱季对水的浪费更大,干旱对果树影响也应更大。
而事实是干旱季节草越厚,土壤墒情越好。还有,由于草的生长,需要吸收养分,应该是生草园肥料投资会加大,而事实是连年生草园却节省了投资,提高了效益。所以,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认知,使我们对事实的尊重。尽快行动,让没有生草的果园全为绿色覆盖,并且坚持下去,它会給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益。
生草应注意的问题:
1.只要年降水在400ml以上都可生草。550ml以上尽量自然生草,因为自然生草木质化程度高,产草量大,对提升有机质更有优势;55oml以下尽量选密度大,低矮,适应力强的人工草。人工草虽木质化低,但含水分大,密度大,更有利保墒。
2.生草头两年,为了减少对养分的竞争,可于雨季撒施尿素予以缓解,并促进草的生长量,达到以氮换有机的目的。
3.尽量加大生草面积,最好全园生草。行间生草,株下覆膜,可以采用。但从提升有机质和节省人力的角度,我更赞成全园生草。
4.尽量不要勤翻耕压草。大家都知道,表层土壤毛细根对花芽分化关系更大,让草自然分解,对近地面有机质提升更为有利,同时对地面覆盖保湿,调控地温也有好处。自然生草5年,土壤上层有机质提升基本达到一个百分点,这是多大的作用。对丰产稳产的作用更直接。
5.割草无须太勤,一年2—3次即可。秋雨季尽可让其生长,更有利于果树过冬覆盖护根和调温。要注意对灰条草害的控制,尽量拔除。因为这种草雨季生长太快,有时比果树还高。其他草正常韮割就行。
二、加大有机肥,特别是商品有机肥的投入
果园生草如果说解决了有机质提升的长远问题,那么,有机肥的投入,就是时省效的短精准措施。中国果园有机质缺乏是普遍的现象,当务之急的解决办法是人工补充有机肥。有机肥的认识,似乎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其中大量元素含量的高低问题。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此。因为有机肥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通透性,借以提高保肥持水作用,中和酸碱性,提升有机质。它确实不是补充大量元素的最好选择。
基于此,像动物粪便,绿色植物堆肥,草木灰,秸秆,泔水,果树自身枝叶等都可作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