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5 04:47 作者:李先生
1、底肥磷肥和钾肥一次底施,氮肥用量百分之60—70%的做底肥,剩余百分之30%到40%的氮肥在春季第一次浇水时追施,高肥力地块,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底施氮肥的70%,沙壤土保肥能力差的地块氮肥底施百分之60%。追肥
小麦春5叶期正值小麦拨节期,是喷施多效唑的适期,亩用量请按产品推荐浓度使用,以达到调节生长的效果,且避免药害的产生。
在小麦返青拔节前,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3-30毫升+0.01%芸苔素内脂可湿性粉剂15~20克+磷酸二氢钾(50克),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可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的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病害的发生,还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使麦苗更健壮。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毫升+0.01芸苔素内脂可湿性粉剂20~30克+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兑水30~50千克,均匀喷雾,可有效预防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还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合成,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有很强的渗透性,但正是因为渗透性太强,限制了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正所谓成也渗透性、败也渗透性!在与乳油、有机硅、有机磷等类农药或者助剂混用时,由于互相增强渗透性,增加药害风险,混配不当时导致灼伤幼果。 芸苔素可迅速协调体内各种内源激素水平,调动修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各项机制,通过愈伤植株组织,修复作物受损细胞,预防和缓解药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酸二氢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芸苔素
菌肥种类太多,多数是可以的。比如酵素肥、有益菌肥等。为增加肥的附着力一般可混用高脂膜增产剂300倍液。
乙烯利用于棉花、高粱、小麦、番茄等作物的催熟,一般可以提前3天成熟。这个说明书上都有,看一下吧!
小麦一生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变化过程,小麦产量就是在这个完整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期(也可叫生育前期)
一般是指从出苗到起身这一阶段,以北京为例:大致从10月上中旬到第2年3月上中旬,这一时期以生长根、叶和分蘖等营养器官为主。一般在第4片叶出生时开始分蘗,有些品种在地力较好时也可在第3片叶时长出芽鞘蘖。适期播种,生长正常的小麦在越冬前主茎可长成6~7片叶,5~7条种子根,5~8条次生根和3~5个分蘖,随气温降低,小麦生长渐渐变得缓慢,当日平均温度降到0℃时,地上部则逐渐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一直到第2年2月底3月初气温回升到2~3℃以上时,麦苗才开始明显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到小麦春生第3叶露尖时(在北京约为3月底),麦苗开始起身,由匍匐转向直立,称为起身期。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也叫生育中期)
一般是指从起身到挑旗期(孕穗期),这时期小麦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幼穗、小花)同时进行生长发育。也是根、茎、叶、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在北京大致是在3月底至4月下旬),经过拔节、春后分蘖和部分小蘖逐渐死亡,节间伸长一直到孕穗期。而此时穗分化进程是从小穗分化到小花分化完成。是决定穗大粒多的重要时期,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生产上要求植株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搭好丰产骨架。
(3)生殖生长期(也叫生育后期)
一般是指从孕穗到成熟期(在北京大致4月下旬至6月中旬),这时期是以穗、粒生长为主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这时期主要是子粒形成、发育、灌浆阶段,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是决定结实粒数、子粒重量和小麦品质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生产上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增粒、增重。也就是防止根系活力衰退,提高和保护上部叶片功能,减少小花退化,延长灌浆时间,实现增加粒数和粒重的目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