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什么是黄瓜“泡泡病”?它是怎样发生的?

2017-10-14 14:20 作者:李先生  

黄瓜“泡泡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它是指黄瓜叶片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发生隆起,形似疥哈蟆皮状,有时在隆起泡泡的顶部出现水渍状斑点(生理充水),数日 后呈现白色小斑点。

泡泡病一般看作是光合产物在黄瓜叶片淀积的结果。众所周知,黄瓜光合作用制造的产物,白天一般只从叶片中运出去15%左右,剩余的85%多是在前半夜再把它们运到生长点、果实和根等部位。光合产物的运转速度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在温度20℃时需要2小时,18℃需要4小时,16℃需要6小时,16℃以下运输很慢,甚至不能运输。如果棚室的保温性能差,前半夜的温度低,不能满足光合产物运转的需要,也就是说有些光合产物不能从叶片中及时地运出去,就要存留在叶片中。如此逐日地有光合产物在叶片中淀积,使叶脉间的叶肉发生隆起。发生叶脉间叶肉隆起的叶片,一般都要过早的老化,逐渐降低和失去光合功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黄瓜化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黄瓜管理有哪些常见误区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