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 23:50 作者:李先生
土豆晚疫病一般会造成30%左右的减产,抗病能力稍差的土豆品种,减产更是达到或超过40%以上,也有的地块因防止土豆晚疫病不及时,防治的方法措施不到位,造成几乎绝产的出现。
晚疫病发生在马铃薯的叶、茎和薯块上。
马铃薯晚疫病最直观最容易判断的症状和块茎上的病斑。叶上多数从叶尖或叶的边缘开始,首先发生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不断扩大合并,感病的品种叶面全部或大部分被病斑覆盖。湿度大时,叶片呈水浸状软化衰败,蔓延之快,在感病的叶片背面会出现白霉,干燥时叶片会变干枯,质脆易裂,没有白霉。茎和叶柄感病时呈纵向褐色条斑,发病严重时,干旱条件下整株枯干,湿润条件下整株衰败变黑。块茎感病时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微凹陷的褐斑。病斑的切面可以看到皮下呈红褐色。
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到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病斑与键部无明显界限,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
晚疫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在叶片上,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达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病斑与键部无明显界限,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更为明显。
晚疫病菌主要危害叶、茎及块茎。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部出现水浸状褪绿色病斑。发展后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布满全叶。湿度较大时病斑边缘生有一圈白霉层,高湿情况下叶片正面也会生出白霉层。干旱少雨时,病部干枯呈褐色,无白霉层。茎部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条状病斑。发展后病斑蔓延、脆弱,易在病斑处折断。病害后期,叶片萎垂变黑,全株枯萎死亡。块茎发病初期,出现稍凹陷的褐色或铅灰色病斑。切开块茎可见浅褐色的斑点或斑带,发展后薯肉呈锈褐色。被感染的块茎贮藏时易腐烂,薯肉变黑。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