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脲(diflubenzuron)
化学名称: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基)脲
其他名称:敌灭灵、伏虫脲、氟脲杀、灭幼脲
除虫脲作用特点:除虫脲是一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该药主要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幼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虫体成畸形而死,是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多种害虫有效。在有效剂量下对植物安全,对有益生物如鸟、鱼、虾、青蛙、蜜蜂、瓢虫、步甲、蜘蛛、草蛉、赤眼蜂、蚂蚁、寄生蜂等影响很小,对害虫药效作用缓慢。
制剂:5%乳油、20%悬浮剂、25%可湿性粉剂,以及与辛硫磷等成分混配的制剂。
除虫脲防治对象:柑橘潜叶蛾、柑橘锈壁虱、柑橘木虱;桃小食心虫;各种果树上的凤蝶、毒蛾、刺蛾等鳞翅目幼虫。
除虫脲使用方法:
1、柑橘虫害:柑橘潜叶蛾,当春、夏、秋梢长至5~10毫米、新叶被害率约10%时,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视虫害发生程度,隔5~8天再施药1次,一般一个梢期用药2~3次。柑橘锈壁,掌握在锈壁发生初期,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柑橘木虱,在晚春及夏秋季,掌握在木若虫盛发期,用2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布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荔枝、桃、李、板栗、柑橘等果树的毒蛾、风蝶、刺蛾等鳞翅目幼虫:可用25%除虫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除虫脲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在幼虫低龄期或卵期施药。
②施药要均匀。
③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