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30 19:05 作者:李先生
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但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红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颗粒是病菌的子囊壳。
穗枯:在小穗和颖片上会有水状浅褐色的斑点,后期斑点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表现枯黄。穗腐:只要发生在抽穗后期,可引起苗枯、茎腐、基腐,使病穗枯黄、子粒干瘪、霉烂。红麦头: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变;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
小麦赤霉病症状是。穗枯:在小穗和颖片上会有水状浅褐色的斑点,后期斑点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表现枯黄。穗腐:只要发生在抽穗后期,可引起苗枯,茎腐,基腐,使病穗枯黄,籽粒干瘪,霉烂。红麦头: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变。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
赤霉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危害可形成苗枯,成株期可形成茎基腐烂和枯穗,被害小穗发病初期可见水渍状病斑,随着病害的扩展,病斑失绿变为褐色,小麦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粉红色霉层,籽粒发病后会皱缩,表面不光泽,呈干瘪状,籽粒变为紫红色或者白色,发病重时籽粒表面也有粉红色霉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