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4 04:47 作者:李先生
日光温室的概况 日光温室的热源是太阳辐射,白天太阳光进入温室,被土壤吸收,使土壤温度提高。土壤以长波辐射的方式放热,提高温度,使温室内温度提高。温室夜间的热量也来源于白天积累的太阳辐射。
日光温室的采光设计
1、方位角:日光温室东西延长,前屋面斜向正南,可*限度地获得太阳辐射能。在气候温和地区,可早揭草苫,方位角采取南偏西5°-10°,纬度较高的地区,早晨揭苫偏晚,可采取南偏西5°-10°的方位角。每偏东1°太阳光线与前屋面垂直时间提前4分钟,偏西1°则延迟4分钟,南偏东5°提前20分钟,南偏西5°延迟20分钟。
2、采光屋面角:吸收、反射与透过的光线强度与入射光线强度的比,分别叫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三者的关系是: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塑料薄膜对光线的吸收率是一定的。光线的透过率决定反射率的大小,反射率小,透过率就高。入射角在0°-40°范围内,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率增大,但变化不明显。设计时,以*小的冬至那天的太阳高度角和40°入射角为依据进行设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屋面角的获得是依据冬至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也就是说,在冬至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只有正午透光率接近*限度地利用了太阳光能,但是,为了提高*中温室前屋面维持较高透光率的时间,即延长每天入射角小于40°的时间,应将前屋面适当提高5°-7°。
拱圆形温室的前屋面的屋面角,受其形状影响,在其弧度的不同位置,角度不同。一般温室前部角度为60°-70°,距离温室前沿1米处
3、日光温室的排间距:前后排温室间的距离,首先要做到后排温室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冬至节的中午,不相互遮荫,在此基础上考虑中午前后多长一段时间后排温室不被遮荫,再考虑后排温室前面的被前一排温室遮荫的空地,由于被遮荫造成的低地温对后排温室地温的影响,要再加上一个修正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个修正值k,k 一般为1-3米,k值过大,温室之间间距过大,一方面浪费土地,另一方面起前一排温室利用后一排温室阻挡冬季寒冷北风的效果;k值过小,后排温室不被遮荫的时段,仅为中午前后较短的一段时间,在这之外的时间,蔬菜仍可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温室前后排之间距离的总的计算公式是:l1=l+k。
4、温室长度:温室适宜的长度是50米左右,*短不应低于15米,*长不应长于100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