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豌豆五大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7-09-30 10:59 作者:李先生  

  一、豌豆根腐病   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染病多,主要为害根或茎基部,病株叶片先发黄,后逐渐向中、上部发展,导致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为黑褐色或呈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枝呈萎蔫或枯萎状。   发病原因:病菌经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传播蔓延,经种皮和侧根侵入,易与枯萎病混淆。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甘肃的贡井选、麻豌豆、小豆60、小豆704等。   (2)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均有一定效果。   二、豌豆潜叶蝇   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杂草,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田间虫口基数。   化学防治:选择残效短、易于光解、水解的药剂;此外,由于幼虫潜叶为害,所以用药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时刻。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25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10%菊?马乳油1500倍液;1.8%虫螨光和1.8%害通杀3000―4000倍液喷雾。在防治适期喷药均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豌豆褐斑病   主要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及荚。叶片染病呈不规则的淡紫色小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散,布满整个叶片,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规则轮纹斑,中央坏死处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原因 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播种过早或遭受低温冷害,或土壤黏重、湿度过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同时要进行种子消毒,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放入50℃温水中浸5分钟,而后冷却、晾干后播种。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2―3次   (3)适当密植,增施钾肥。   四、豌豆白粉病   发病初期叶面为淡黄色小斑点,扩大成不规则形粉斑,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均覆盖一层白粉,最后变黄枯死。发病后期粉斑变灰,并长出许多小黑粒点。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等喷雾防治。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   五、豌豆褐纹病   病症危害:主要为害叶、茎及荚。叶片染病呈不规则的淡紫色小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散,布满整个叶片,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规则轮纹斑,中央坏死处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原因 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播种过早或遭受低温冷害,或土壤黏重、湿度过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最好能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要进行种子消毒,温水浸种4―5小时,再移入55℃温水中浸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2)适当密植,增施钾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耕种帮点评】根腐病、潜叶蝇、褐斑病、白粉病、褐纹病等病虫害是豌豆最容易发生的,农业知识网耕种帮将这些病虫害的主要症状危害及其防治方法都归纳整理了出来,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波斯菊白粉病及其防治 下一篇:发财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