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甘薯储藏期要防治哪些病害?

2017-09-30 04:19 作者:李先生  

 1、冻害:甘薯冻害是贮藏期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冻害症状。薯块受冻后,受冻部位水浸状,用于挤压有清水渗出。受冻薯块内部变褐发黑,形成硬心、硬皮,蒸煮不烂,且有异味发苦。   ②冻害原因。一是因收获过晚,在窖外受冻。二是在贮藏中期和后期,由于窖浅或防寒保暖条件差而发生冻害,薯块受冻后,易被病原菌侵染,造成腐烂。   2、软腐病   ①症状。薯块发病后患病部位软化,呈淡褐色水浸状,破皮后流出黄褐色汁液,带有酒精味,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状菌丝,并生出灰黑色小粒。环境条件适合时,病情扩展迅速,4-5天全薯即可腐烂。   ②发病原因。高温高湿利于甘薯软腐病的发生,在23℃-29℃、薯块上有露滴时利于病害发生蔓延。   3、干腐病:干腐病是甘薯贮藏期主要病害。   ①症状。发病初期,薯皮不规则收缩,皮下组织呈海绵状淡褐色,后期薯皮表面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边缘清晰。严重时全窖发病,损失严重。   ②发病原因。种薯和土壤均可带菌。病菌侵染甘薯幼苗后,带菌薯苗在田间呈潜伏状态,甘薯成熟期病菌通过维管束到达薯块而发病。发病适温为20℃-28℃,30℃以上不易发病。   4、黑斑病:甘薯贮藏期是黑斑病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时期。   ①症状。病菌浸染后,薯块上出现膏药状青黑色陷斑,并深入薯肉,味苦。潮湿时斑面初现灰色霉层,后现黑色刺状物,病薯不堪食用。   ②发病原因。薯块和旧窖中残留物均可带菌,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薯块,最适发病温度为25℃-28℃,高温高湿特别是薯块上有水滴时利于黑斑病的发生蔓延。   二、防治措施   1、薯窖处理   将旧窖清扫洁净,或将窖壁刨一层土,上一年发病的旧窖可用抗菌剂“401”“402”或硫磺进行熏蒸,密闭两天后,打开窖口充分通风后再使用。   2、薯块消毒   薯块选好后、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l-2次,晾干及时入窖。   3、加强薯窖管理   要加强薯窖温、湿度及通风管理,以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贮藏中期(入窖20天至次年的2月)是管理的关键期,由于天气寒冷,应以保温为主,为此要封严窖口,必要时在薯堆上加盖麦秸等保温,温度保持在10℃-14℃,以免温度太高薯块发芽,温度太低发生冻害。   湿度在85%-90%,防止湿度太大病害蔓延,湿度太小薯块缺水出现干缩糠心。贮藏后期(3月份以后)。此时外界气温回升,管理的重点是通风降温,避免温度达到15℃以上。   【耕种帮结语】冻害、软腐病、干腐病、黑斑病等是甘薯存储常见的几种病害,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没吃完的甘薯放着就坏掉了的经历,要留种的甘薯也有这种困扰,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呢?上文农业知识网耕种帮为您介绍了甘薯储藏要防治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蒜缺素症有哪些,怎么分辨防治? 下一篇:种植夏玉米如何防治杂草和病虫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