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蔬菜之乡寿光,还是在外地,笔者发现冬暖式大棚中*前(南)边都留有一个土台子,和菜棚东西等长,高40—60厘米。原本建造者的设想是用它吸收棚膜上流下来的水。但从大棚蔬菜防治的角度看,这堆土却是病害“根源”。
蔬菜栽培实践证明,这块土会引发病害,原因是冬季来临时,随着气温下降,棚膜上凝结的水下流量的增加,这块土变成了湿土或变成了泥。这堆湿土使附近的空气湿度明显提高,在局部造成了潮湿的小气候。众所周知,潮湿的条件是众多真细菌、卵菌病害的发病条件。所以,靠近这堆湿土的蔬菜植株*易发病,*早发病。常成为一个大棚病害的初传染源。病害先在此发展壮大,再由此向周围传播开来。
这也是冬季大棚蔬菜病害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冬季大棚黄瓜的霜霉病,几乎都是起初*前边的一两棵单株的叶子上发现病斑,然后逐步扩大范围,以至防不胜防,须四五天喷*药,与霜霉病的持久大战由此开始,源头就是湿土堆提高了周围空气的湿度,利于霜霉病发生。棚前部分就因这块湿土的存在而发病在先,为全棚霜霉病的发生准备好了足够的病菌孢子,只待全棚湿度增高,便会致全棚黄瓜发病,在这堆湿土周围形成了包括霜霉病在内的多种病害传染源。
所以大棚蔬菜要防病,须先除掉这个传染源。显然简单的铲除,光把土推走是不合适的。那样做棚上流下的水依然存在,会使棚前土地太湿,湿的问题并没解决。恰当的办法是在地面铺设
据了解,采取塑膜覆盖湿土和用暗沟把水引走的棚,棚中蔬菜病害明显减轻,寿光一些菜农已把这项工作看做是防病的重要一环。调查发现,凡采取了这两种措施解决了棚前湿土问题的大棚,冬天黄瓜霜霉病晚发生15天左右,且病害轻,茄子绵疫病、西红柿晚疫病、辣椒疫病、绵腐病发病都会明显减少。
所以劝各地菜农,棚前湿土应妥善处理,蔬菜定植前要早作处理,不要让传统办法蒙住了眼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