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番茄斑枯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叶正反面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稍凹陷,果实上散生黑色小斑点,直径2-3毫米,呈鱼眼状。严重时布满全叶,导致叶片褪绿变黄。番茄斑枯病典型症状是病斑小,呈鱼眼状,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不同于斑点病和细菌性斑疹病症状。番茄斑点病典型症状是坏死斑呈灰黄色或黄褐色,有轮纹或边缘有黄色晕,潮湿时着生暗灰色霉层。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典型症状是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晕圈,叶缘和未成熟果实染病明显,潮湿冷凉、低温多雨、喷灌后有利于发病。 ●发病规律 病原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当气候条件适合时,由菌丝体形成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叶片发病后,在病部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病菌借雨水溅射传播蔓延。温暖高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重病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最好与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 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集中沤肥,经高温发酵和充分腐熟后 方能施入田内。 ② 种子消毒: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如种子带菌,可用50℃温汤浸种25分钟,然后 催芽播种。 ③ 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喷药,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可选用70%代森 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喷雾,或用45%
百菌清烟剂熏烟,每667平方米250克, 也可用5%
百菌清或7%叶霉净粉尘剂喷粉,每667平方米1千克。 【耕种帮总结】 番茄斑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在7-10月份均可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所以平时要注意种植环境,避免斑枯病的发生。以上是农业知识网耕种帮为您整理的《番茄斑枯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