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主要为害下位叶叶身基部。最初出现水浸状软化病斑,向上下方向扩大后,呈淡褐色腐烂。生长中后期心叶发病,软化腐烂蔓延至花茎下方。有时可导致新出现的鳞茎腐烂。叶片发病后,叶数减少,鳞茎肥大受阻。接近地面的叶鞘发病,鳞茎球出现裂口,品质下降。 二、发病规律 病菌属于杆状细菌,其生态特性尚待查明。病菌生存于土壤中,可能与蔬菜软腐病菌同样活动。冰雪融化后就可以发生,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而低温多湿年份,可以持续至收获期。常发生于低温多雨时期。遇到好天气,病情减弱,再遇降雨又重新蔓延,大风后降雨发病较多。 三、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蒜种用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0%恶霉灵水剂把蒜种处理后再播种。具体方法是:将0.5公斤药剂兑水3-5公斤,把50公斤蒜种拌匀,晾干后播种。 2.轮作换茬 由于连作的田块容易发病,因此对连作田块进行与非蒜类作物轮作3-4次,可有效防治此病,效果明显,防效可达90%以上。可施用适量甲壳素改良土壤环境,防止根结线虫的发生。 3.田间管理 早春进行追肥提苗,松土、排涝降渍,促进大蒜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掉,严禁沤肥,以防把病菌再带入田间。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可选用30%甲霜恶霉灵1500-2000倍液,或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53.8%
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天1次,喷2~3次,效果很好。 【耕种帮总结】 大蒜春腐病是大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受连作、灌水、低温的影响大,主要危害下位叶叶身基部。大蒜春腐病在每年的冬天冰雪融化后发生,可一直持续到六月中旬左右,碰上低温多湿的时候,会持续到收获时。农业知识网耕种帮在本文中给您介绍了大蒜春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