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苗床立枯病怎么治理?

2017-09-29 03:11 作者:李先生  

水稻苗床立枯病是水稻栽培育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气候、苗床PH值、壮秧剂质量及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病,严重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造成经济损失。那么,水稻苗床立枯病怎么治理?现将水稻苗床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规范操作技术规程   根据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选择相应的壮秧剂。采用正确的方法,合理高效地使用壮秧剂。按照水稻壮秧剂(质量合格)正确说明书、正确的使用方法,育苗对水稻安全。高含量水稻壮秧剂按推荐用量使用,营养土达到每盘3.0千克左右[ ],厚度为2cm左右,对水稻安全,出苗率高、苗齐、苗壮。   二、床土调酸   水稻是喜酸作物,水稻幼苗适宜在土壤pH4.5-5.5的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并能抑制立枯病菌的增殖,使水稻根系发达、白根多提高秧苗素质。   1.置床调酸:每100 m2置床需浓硫酸3kg,倒入300kg水中,在摆盘播种前一天把配好的1%浓度硫酸水浇喷在100 m2苗床上,使置床土壤pH值达到4.5-5.5之间。   2.床土调酸:(1)壮秧剂自身带调酸剂,按照说明混拌过筛细土配置成营养土即可;(2)每100m2苗床土,将98%浓硫酸9kg倒入30kg水中配成25%左右的酸化水,分层浇撒在已筛好的500kg床土上,闷24小时,充分混拌6-8次,做成酸化土小样,再与1500kg过筛土拌匀堆好盖严备用。pH小于4.5时容易有酸害,大于5.5时应再加酸调整,用ph试纸测试,直到合格为止。   三、适时早播种、早插秧   播种插秧不可盲目抢早,要结合自身地块、品种等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早播种、早插秧。避免出现“苗等地”的现象。苗床秧龄时间过长,苗床温度过高,生长积温过高,后期秧苗过早完成生长积温需求,易造成早穗现象的发生,进而造成减产。  四、加强苗床的温湿度管理   结合近3天的天气变化趋势,合理进行通风、浇水,用正确的通风和浇水方法进行苗床温湿度调节。总原则,苗床80%见绿(即看到80%苗立针)就通风,通风随外界温度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通风在有风天不通迎风面,其他三面根据外界气温和苗床情况酌情调节。浇水结合天气变化进行,控制苗床湿度,避免苗床处在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状态。浇水要一次性浇透。   五、苗床中期补酸   在水稻2.5叶期,若苗床ph值偏高,则不利于水稻生长,水稻秧苗叶色变淡,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水分能力差,秧苗素质下降,立枯病发病率高。在此时期注意及时补酸,调节苗床ph值,为秧苗生长创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但调酸制品用量不可过高,使用时注意配合ph值试纸测试苗床酸碱度ph值5-6即可,避免造成酸害。   六、药物防控   发现秧苗出现病症,不要盲目用药,要结合秧苗生长环境条件来防治。以健身防病为主,治疗为辅。通过改善苗床酸碱度、温湿度、补充速效养分(如苗床使用硫酸铵)、促进秧苗生根(喷施生根药剂)、施药控制立枯病病菌(如恶霉灵、甲霜灵多菌灵等)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因时、因地、因苗进行防控。  【耕种帮结语】做好水稻苗床立枯病的防治工作,是水稻种植的基础。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水稻苗床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蝗灾为什么又被称为干旱灾害?为什么干旱时易发生蝗灾? 下一篇:水稻害虫有哪些?水稻害虫用什么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