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枯病是
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受害病株叶片上将出现大小不等的赤褐色铁锈状斑点,严重者可致使全叶枯死,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需及时防治。而一旦发现水稻赤枯病可选择喷施万家宝500-600倍液进行防治。那么,水稻赤枯病该如何防治呢?现将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精耕细作,提高土壤熟化程度 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土质差的要调换客土,种好绿肥增施厩肥、土杂肥,促使土壤形成圆粒结构,发挥土壤潜在肥力。 二、合理施肥,提高
基肥质量 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
钾肥、绿肥,秸秆还田的田块,最迟在插秧前10天翻灌,且每亩撒施生石灰50kg,以加速绿肥及秸秆腐烂分解;也可先将绿肥或秸秆进行沤制后再还田。 三、加强田间管理,改进栽培措施 采用培育壮秧、抛秧、浅水勤灌等栽培措施,提高田间排灌系统标准,减少水、肥渗漏,适时搁田和追肥。 四、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稻株抗病能力 对缺钾土壤,应补施
钾肥,适当追施速效
氮肥;施用有机质过多的发酵田块,应立即排水,每亩施石膏2--3kg后耘稻露田、晒田;低温阴雨期间,及时排掉温度较低的雨水,换灌温度较高的河水。对已发生赤枯病的田块,应立即搁田,在追施
氮肥的同时,结合配施
钾肥,随后耘田,促进稻根发育,提高吸肥能力。也可喷施1%浓度的
氯化钾液或0.2%的
磷酸二氢钾液。 【耕种帮结语】做好水稻赤枯病的防治工作,是实现水稻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当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