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9 04:15 作者:李先生
温室内如果空气湿度大,病菌繁殖蔓延快,病害发生严重,会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湿度的掌握原则应是“头干足湿”。为了降低温室的湿度,可采用如下措施:
1.通风换气 将湿气排除,换入外界干燥的空气,这是*简易的降湿方法,但要处理好保温与降湿之间的矛盾,不要顾此失彼。
2.用无滴膜覆盖 无滴膜可以克服膜内侧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明显降低湿度,且透光性能好,透光率比一般农膜高10~15%,有利于增温降湿。
3.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大大降低地面水分蒸发,且可以减少灌水次数,从而降低空气湿度。
5.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综合了地膜覆盖和滴灌的共同优点,是降低温室内湿度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地面起高垄,然后在高垄中央放上滴灌管,再覆盖地膜。
6.粉尘法及烟雾法用药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本来就很大,采用常规的喷雾法用药还要增加湿度,这对防治病害不利。采用粉尘法及烟雾法用药,可以避免由于喷雾而加大空气湿度,提高防治效果。
7.高温降湿 早晨揭苫后,一般情况下不要放风,在不伤害栽培作物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温度(比如黄瓜,可让温度上升到32℃)。随着温度的上升,湿度就会逐渐下降。当温度上升到栽培作物所需适宜温度的*值时,开始放风。
8.中耕散湿 利用晴天温室温度较高时,浅锄地表,加快表土水分蒸发。同时又切断了土壤毛细孔,阻止深层水分上移。
9.张挂反光幕 张挂反光幕不但可以增加光照强度,而且可以提高地温和气温2℃左右。因相对湿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所以张挂反光幕也具有一定的降湿作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