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你知道农村土地流转是什么意思吗?土地流转和土地转让有什么区别?农村土地流转流程有哪些?下面农业知识网耕种帮为您介绍土地流转的流程与土地转让的区别。 土地流转和土地转让有什么区别? 土地流转,是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土地仍归村集体所有。流转面积一般较大,按法律规定,流转的农用地也只能用于农业开发,不能改做他用,每年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租金或一次性付清多少年的租金。 土地转让,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移。前提是国有建设用地,因为农村的集体土地归村集体所有,非本村集体成员是没有资格使用本村土地的。土地转让受很多限制,国家有专门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如果非法转让土地,是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简单的说,土地转让只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 农村土地有三种物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中央文件上说要三权分置。所有权当然是国家或集体的,雷打不动。承包经营权就是土地发包方(一般来说是村集体)发包给农户的。现在的土地流转指的是其中的经营权,承包权还是由承包农户保留的,是不能流转的,农户收流转租金基于的也是这个权利。
农村土地流转流程图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流程有哪些? 农村土地流一般流程为:申请受理—调查核实—信息发布—组织洽谈—签订合同—审核发证—资料归档—跟踪服务。 (一)申请受理。流出土地农户向村服务站提供身份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流转申请表;以村为单位统一流转的,应提供农户转出委托书。流入方应提供身份证(企业或合作社营业执照)、资信和农业经营能力证明等材料。村服务站要做好流出、流入土地信息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 (二)调查核实。乡镇服务中心和村服务站相互配合对需流出的土地和需要土地的主体进行调查、核实。对流出土地主要调查土地的准确位置、面积、质量、有无权属纠纷等,对流入主体主要调查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土地用途等。对非本乡镇范围内的流入主体,可申请县、市服务中心配合调查。 (三)信息发布。村、乡镇、县区、市各级服务平台组织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对流转双方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流转台账,将流出土地(包括位置、面积、价格、适宜用途、流转期限等)和需求主体(包括单位、价格、拟发展项目等)信息通过服务大厅显示屏和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并向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咨询。 (四)组织洽谈。村服务站、乡镇服务中心和县区服务中心都可组织有流转意向的双方进行洽谈。为了提高土地效益,对同一宗土地有多个需求主体的,根据需要由相关服务平台组织统一组织开展竞标活动。 (五)签订合同。双方洽谈一致后,在乡镇、村服务组织的指导下签订由省农委统一规定的规范的流转合同,支付流转费用,并在乡镇服务所鉴证备案。 (六)审核发证。以转让、互换形式流转的土地按照相关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 (七)资料归档。各级服务平台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和管辖范围,将土地流转委托书、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登记簿等有关资料分类整理归档。 (八)跟踪服务。市、县区、乡镇各级服务平台组织都有跟踪监督履约情况的义务,对流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调处土地流转后出现的纠纷。 【相关阅读】 《土地流转是什么意思?2016年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有哪些?》 《土地流转协议书,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2016年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