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 13:41 作者:李先生
芹菜斑枯病在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在20-25℃的温度和90%以上湿度条件下,病害易大发生;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加剧病害的发生;芹菜缺水缺肥,生长不良,植株长势弱,抗病力差,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芹菜斑枯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季,在病残体中病原菌可存活18个月以上。在适宜条件下,越季病残体内病原菌恢复生长和繁殖,所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着落在芹菜叶片上。在叶片表面有露水,持续湿润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和侵入丝,经由气孔或直接穿透叶表皮而侵入。8天后叶片表现症状,随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分散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使病情不断加重。病原菌还可潜伏在种皮内而由种子传播。温度20~24℃,雨水多,湿度高,适于斑枯病发生。
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病残体上越冬,且存活1年以上。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染病,产出分生孢子,在育苗畦内传播蔓延。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遇适宜温、湿度条件,产出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风或雨水飞溅将孢子传到芹菜上。遇有水滴存在,孢子萌发产出芽管,经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植株,经8天潜育,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